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
2025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
“
中国风
”
音乐,学界尚无统一定义,
“
三古三新
”
成为了主流解释,三古指古辞赋、古文化和古旋律,三新指新唱法、新概念及新编曲。但
“
中国风
”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依旧是某种审美,由此
“
中国风
”
音乐应该是代表中国人审美标准的一种音乐风格。而不仅仅是方文山曾指出的
“
歌曲即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作品,编曲上加入以二胡及琵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器,或歌词间夹杂以拱桥及红颜为代表的古典元素,且不论比重如何,均可视为中国风歌曲
”
。现代的
“
中国风
”
音乐更应该成为一种类似唐诗、宋词、元曲等带有时代符号和民族符号的艺术风格。
“
中国风
”
作为一个文化名词,不仅应用在音乐领域中,同时在服装、绘画、建筑及书法等领域中也有所普及,始终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
“
中国风
”
音乐逐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市场主流音乐的同时,其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吸引了一众音乐制作者。以至于不论作品是否具有上文中所谈及的
“
中国风
”
特点,都打着
“
中国风
”
的旗号进行传播,并以此牟利。
在当前的
“
中国风
”
音乐市场中,
“
中国风
”
与其说是一种风格,
不如说更像一顶谁都可以戴上的帽子
。从音乐研究的视角来看,无论这首歌曲的内核风格是什么,只要点缀以
“
中国风
”
元素,就宣称自己是
“
中国风
”
音乐。究其根本,无论是从歌曲结构还是作曲方法论,这些音乐都与真正的
“
中国风
”
背道而驰。同时,
“
中国风
”
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应为追逐快消时代的短期利益而表层化、符号化。
“
中国风
”
音乐作为一种与西方世界音乐不同的风格和审美,和蓝调,乡村、爵士等音乐一样需要有本民族创作的内在逻辑。
“
中国风
”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应像每个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妆发衣着、生活方式、精神开放程度一样与时俱进,累积一代一代的文化符号,同时发展出代表自己时代特征的音乐。当后人再提及
“
中国风
”
音乐,脑海中想到的是具有独特音色的民族管弦乐器和传承上百年的独特唱腔所承载的民族精神,还是逻辑不通却强行押韵的文字、无病呻吟的内容,翻来覆去的五声调式?
如何应用来自全球的各种元素,如何通过
【语文】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