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
2025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阅读(
70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八百里秦川腹地,陕西杨凌涌动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树起科技兴农标杆,成为观察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扇窗口。
杨凌育种技术中心借助智能检测设备、自动化温室,科研人员戴上“基因眼镜”,让育种跑出“加速度”,变“大海捞针”为“定向撒网”。
“叶酸玉米”“花青素辣椒”……依托农技培训,当地农民王中来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向设施农业产业链上游寻求突破,折射杨凌
1
万多名职业农民的新赛道。
与高校组建种业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共建育种共享平台,小孢子培养技术从油菜延伸到辣椒、小麦,育种期限缩短
2
/
3
。
来华进行技术交流的牙买加农业工程师科里˙德韦恩收获颇多:“我们学到很多东西,看到了未来的农业。”
杨凌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
100
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人才济济后劲足。正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东所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谁来养活中国”到“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历史性变革。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水稻叶龄诊断仪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黄河三角洲,加大盐碱地改造,让“白花花”变身“金灿灿”;作业效率高达每天
500
亩,中国依托自主研发的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生动诠释“农机给力,种地省力”。粮食产量高位攀升,科技厥功至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从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如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63
%,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累计建成
10
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实践充分表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江苏南京永胜圩万亩生态高效水产养殖基地,螃蟹产量、规格“双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河南光山县,油茶林为荒山“披绿”,村民营林护林积极性增强。
浙江仙居县推出“乡村运营合伙人”制度,吸引人才入乡创业,村社以资产、资源“入股”,
7
.
1
万小农户通过入乡人才主导的民宿、电商等项目增收。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方能汇聚强大合力。
在杨凌采访,一名专注土壤修复治理技术的创业者讲述的故事令
【语文】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