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联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考试范围: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第
1
、
2
、
3
单元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秦朝的文书制度的实施方式非常严格和规范。例如:在撰写文书时,官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结构进行撰写。在谏、疏等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劝告,但是也必须注意措辞,不能过于直言,更不能有任何的攻击性言辞。这样,官员的言辞和行为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文书制度的实施(
)
A.
有利于保障君主决策
的
科学性
B.
增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C.
导致了政府行政运行的保守性
D.
明确了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
【答案】
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文书制度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和规劝,这体现了政府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加强,即增强了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B
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规范官员的言辞和行为,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并非体现其对皇帝决策的影响,并且该制度无法保障君主决策的科学性,排除
A
项;文书制度的实施并不一定导致政府运行的保守性,在规范运行下,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排除
C
项;
D
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未涉及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宋代,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沿不设税务、税场的路线行走,
“
私路
”
之记载越来越多
地见于文献,其与
“
官路
”
的区别便是不征商税。政府屡屡查禁
“
私路
”
,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
“
私路
”
。据此可知,宋代(
)
A.
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放松
B.
商税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
C.
商业繁荣促进了交通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走向了破产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可知,政府屡屡查禁
“
私路
”
,而商人们亦不
(历史试题试卷)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