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综合素养评价
历史
注意事项:
1
.历史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共
60
分钟。
2
.本试卷包括
“
试题卷
”
和
“
答题卷
”
两部分,
“
试题卷
”
共
4
页,
“
答题卷
”
共
2
页。请务必在
“
答题卷
”
上答题,在
“
试题卷
”
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
“
试题卷
”
和
“
答题卷
”
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和
“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开启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的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鸦片战争
D
.洋务运动
2
.李大钊说:
“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段话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清政府的镇压
B
.缺乏革命精神
C
.外国势力的干涉
D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
3
.毛泽东曾说:
“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
以下企业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重工业的是(
)
A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
.湖北织布厂
C
.轮船招商局
D
.开平煤矿
4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
20
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
“
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
”
收到了一份
“
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
。这份
“
礼物
”
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以下著作或文章与其他三项内容明显不一致的是(
)
A
.《警世钟》
B
.《革命军》
C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
.《变法通议》
6
.关于下图所示起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孙中山直接领导了这次起义
B
.起义发生在
1912
年
C
.使清朝统治逐渐瓦解
D
.领导阶级是维新派
7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
“
华夷之辩
”
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
“
道
”“
器
”
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人物属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的是(
)
A
.曾国藩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鲁迅
8
.
“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
该誓词中
“
总理
”
即(
)
A
.孙中
山
B
.李鸿章
C
.袁世凯
D
.蒋介石
9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
“
西安事变
……
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
……
终于在渐渐诞生。
”
史沫特莱强调的是西安事变(
)
A
.使香港成功回归祖国
B
.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C
.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D
.推动国共两党初步合作
10
.下图是民政部公布的首批
300
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由此可知抗日战争最终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
A
.全民族的英勇抗战
B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C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巨大牵制作用
D
.美国、苏联等外国的支持
11
.毛泽东说:
“
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
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
”
为此他亲赴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重庆
C
.北平
D
.南京
12
.这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犹如一把
“
飞来之剑
”
直插敌人心脏,扭转了解放战争的形势。这次军事行动是指(
)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3
.毛泽东曾称赞这位将领是
“
民族的功臣
”“
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
。这位将领是(
)
A
.彭德怀
B
.傅作义
C
.邓小平
D
.林彪
14
.下图的一组纪念章是为了纪念(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5
.
“
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
”“
辫子一去不复返
”
应归功于(
)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二、辨析改错(
12
分)
16
.中国近代史上杰出人物犹如群星璀璨,光耀夺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
“
√
”
,
错误的打
“
×
”
,并加以改正。
【
】(
1
)
1875
年张之洞亲赴祖国西北,最终率军战胜阿古柏,收复了新疆。
改正:
【
】(
2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推行白话文。
改正:
【
】(
3
)
1936
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改正:
【
】(
4
)抗日战争时期取得百团大战胜利的我党高级将领是刘伯承。
改
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28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
安徽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