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
说明:
1.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Ca-40
Fe-56
Cu-64
Zn-65
第
Ⅰ
卷
(
选择题
共
40
分
)
一、单项选择题
(
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
B
.生铁
C
.碘盐
D
.清新空气
2
.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
.瓷器烧制
B
.井水煮盐
C
.钢铁冶炼
D
.火药发明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用于电池电极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食醋除去水壶水垢
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4
.自然界中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
CaCO
3
B
.
CO
C
.
NaCl
D
.
C
2
H
6
O
5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可燃物
H
2
、
CO
、
CH
4
B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水银
C
可加热仪器
试管、烧杯、量筒
D
人体中微量元素
钙元素、铁元素、锌元素
A
.
A
B
.
B
C
.
C
D
.
D
6
.在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
.
溶解粗盐
B
.
过滤食盐水
C
.
蒸发食盐水
D
.
转移蒸发皿
7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
5.62g
蔗糖
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羊毛
C
.用
KMnO
4
溶液区分
SO
2
和
CO
2
D
.用加碘食盐区别淀粉和葡萄糖
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氮元素质量分数:
C
.金属活动性顺序:
D
.物质溶解性:
9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实验室氧气:
2H
2
O
2H
2
↑
+
O
2
↑
B
.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2Fe
+
3CuSO
4
=Fe
2
(SO
4
)
3
+
3 Cu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NaOH
+
CuSO
4
=Cu(OH)
2
↓
+
Na
2
SO
4
D
.用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
NaCl
+
H
2
O
NaOH
+
H
2
↑
+
Cl
2
↑
10
.下图是甲转化为戊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
①
中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
B
.转化
②
中丙、丁的分子数比为
1
:
1
C
.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戊
D
.转化
①②
过程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11
.
ClO
2
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由下列反应制备:
2NaClO
3
+
SO
2
+
H
2
SO
4
=2ClO
2
+
2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
的化学式为
NaH
SO
4
B
.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
C
.反应中共涉及到
2
中氧化物
D
.
ClO
2
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
71∶32
12
.
CaC
2
O
4
固体不溶于水,用下图装置研究
CaC
2
O
4
受热分解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实验时,先加热
CuO
,后加热
CaC
2
O
4
B
.装置
②
中黑色固体变红,说明分解产物中有
CO
C
.装置
③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说明分解产物中有
CO
2
D
.冷却后,取装置
①
中少量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证明有
CaCO
3
生成
13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Cu
CuSO
4
Cu
(
OH
)
2
B
.
H
2
O
H
2
H
2
O
2
C
.
CaCO
3
CO
2
CO
D
.
KMnO
4
O
2
Fe
2
O
3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Cl
和
NH
4
NO
3
固体
鉴别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
B
CH
4
中是否混有
H
2
检验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C
铜粉中混有少量炭粉
除杂
在空气中灼烧
D
KCl
和
CaCl
2
混合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15
.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在光照
(hv)
条件下实现了
CO
2
和
H
2
催化转化为
C
4
H
10
,其中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过程
①
和
②
中,氢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从
CO
2
到
C
4
H
10
的转化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
C
.过程
③
中,理论上参加反应的
C
4
H
10
和
O
2
的分子个数比是
1
:
13
D
.理论上,每
88tCO
2
完全转化为
C
4
H
10
,需消耗
13tH
2
16
.氢氧化钙溶液俗称为石灰水,以下是有关石灰水实验:
实验
①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
2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
②
:向实验
①
所得浑浊液体中继续通入
CO
2
,液体又变澄清〔生成
Ca(HCO
3
)
2
可溶于水〕;
实验
③
:对实验
②
中澄清液体进行加热,出现白色固体并有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石灰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石灰水呈碱性
B
.根据实验
①
的现象可知,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
CO
2
C
.实验
②
中的反应为
CaCO
3
+CO
2
=Ca(HCO
3
)
2
D
.根据实验
③
中现象,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17
.下图为
MgCl
2
、
KCl
和
MgSO
4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T
2
℃
时,溶解度:
S(
MgCl
2
)>S(MgSO
4
)>S(KCl)
B
.
T
1
℃
时,等质量的
KCl
、
MgSO
4
饱和溶液升温至
T
3
℃
,要使两溶液均达饱和,加入的对应溶质质量相等
C
.
T
2
℃
时
,将
MgSO
4
、
MgCl
2
固体各
30.0g
分别溶于
50.0g
水,则形成
MgSO
4
饱和溶液和
MgC
解释分析江苏句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评价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