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
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本试卷共
6
页,
21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漫步月面
B
.采集月壤
C
.展示国旗
D
.点火返航
2
.某补钙剂中的
“
钙
”
一般是指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3
.多彩的化学物质组成了多彩的化学世界。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白色的碳酸钙
B
.淡黄色的硫粉
C
.黑色的二氧化锰
D
.蓝色的氢氧化铜
4
.用
H
2
O
2
溶液和
MnO
2
制取
O
2
时,一定
不会
用到的仪器是
A
.
B
.
C
.
D
.
5
.下列清洁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C
.用洗涤剂洗衣服上的油污
D
.用酒精清洗医疗器械
6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碳酸钙
C
.氯化钠
D
.干冰
7
.规范的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存放二氧化碳
B
.
滴加稀盐酸
C
.
加入大理石
D
.
点燃酒精灯
8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
气体
9
.
下列能够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
.氢原子
B
.氢离子
C
.氢分子
D
.氢元素
10
.某纯净物
M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M
+
3O
2
2CO
2
+
2H
2
O
,则
M
的化学式是
A
.
C
2
H
2
B
.
C
2
H
4
C
.
C
2
H
6
D
.
C
2
H
4
O
11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
“
先后
”
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不正确
的
A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B
.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在
药品部位加热
C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D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12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g
2+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
.
2H
表示
2
个氢元素
C
.由
可知
铈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g
D
.
H
2
O
、
H
2
O
2
、
H
2
SO
4
中均含有氢分子
13
.下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
.
①
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O
2-
C
.
①③④
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
.
②④
表示的是原子
14
.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在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22∶3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D
.在该反应中,甲、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4∶1∶1
1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的
比较
MnO
2
和
CuO
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
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探究分子的运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第
16
小题
7
分,第
17
小题
8
分,第
18—21
小题各
10
分,共
55
分。
16
.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
(1)
倡导
“
低碳
”
生活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符合
“
低碳
”
理念的是
(填序号)。
A
.外出随手关灯
B
.双面使用纸张
C
.骑自行车出行
D
.回收喝完的矿泉水瓶
(2)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净化水时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可用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
过滤是常用的分离操作,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4)
厨房用水的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很多家庭都安装了净化器,检测厨房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
。
(5)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6)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两岸的车程,减少了煤、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科普阅读】
17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能量释放过程,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物理
爆炸和化学爆炸等。物理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等;化学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如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粉尘爆炸也时有发生,如图为粉尘爆炸实验:将蜡烛点燃放入金属筒内,盖上塑料盖,鼓气将面粉吹起,瞬间发生爆炸,塑料盖被冲开,蜡烛熄灭。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除了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
解释分析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