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本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
“
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
”
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
:“
私有制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使社会分裂为阶级、并导致国家的出现。
”“
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
上层建筑的调整必然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
C.
私有制发展是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D.
阶级对立将随着生产关系调整而自然消失
【答案】
A
【解析】
A
:私有制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私有制等)会发生变革,
A
正确。
B
:上层建筑的调整只有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才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
“
必然推动
”
说法过于绝对,
B
错误。
C
: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私有制发展,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
错误。
D
:阶级对立不会随着生产关系调整而自然消失,需要经过社会变革等一系列过程,
D
错误。
故本题选
A
。
2.
当年的望志路
106
号,今天的兴业路
76
号,中共一大会址。从
“
望志
”
到
“
兴业
”
,无不契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映照了从立下宏愿到成就伟业的不凡历程。材料说明(
)
①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写就辉煌伟业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
初心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④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
:中共一大会址映照了从立下宏愿到成就伟业的不凡历程,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奋斗,书写了辉煌伟业,
①
正确。
②
:
中华
【政治】2025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