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40
分。
1
.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B.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
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
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2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
证明氧气集满
B.
振荡试管内液体
C.
塞紧橡胶塞
D.
倾倒二氧化碳,探究其性质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液氧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
C.
在加压条件下氧气体积变小是因为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原子大小不同
4
.
下列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
B.
用食醋鉴别厨房中失去标签的食盐和纯碱
C.
胃酸过多服用含有氢氧化钙的药物治疗
D.
攀登海拔高的山峰用便携式供氧器帮助呼吸
5
.
下列现象和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
A.
用活性炭净化水
B.
铝制品在常温下很耐腐蚀
C.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
久置的盛放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涨破
6
.
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可将甲烷转化为含氧有机物,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点燃前不需要检验纯度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
: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
琥珀酸亚铁
是某补铁药物的有效成分,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
琥珀酸亚铁由碳、氢、氧、铁四种元素组成
C.
琥珀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D.
琥珀酸亚铁中
、
、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8
.
时刻,在密闭容器内投入
、
、
、
五氧化二钒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和
发生反应生成
,在
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丁可能是催化剂
B.
乙是
C.
D.
丙是
9
.
下列四个对比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如图甲所示,探究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
B.
如图乙所示,探究水是铁生锈的主要条件之一
C.
如丙图所示,探究
的浓度是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
D.
如图丁所示,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10
.
废旧手机中含有贵金属金
,图是回收
的简略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B.
滤液
中的阳离子是
和
C.
在滤液
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
D.
由上述过程可知,
、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11
.
下列对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除去
气体中的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鉴别氯化铁、氢氧化钙、硝酸钠三种溶液
只用组内试剂无法鉴别
检验久置的烧碱溶液部分变质
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A.
B.
C.
D.
12
.
某技术人员对甲醛
、醋酸
、乳酸
的混合水溶液进行测定,发现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3
.
青铜是人类使用最久的金属材料,它是铜锡合金。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部件和耐腐蚀配件。锡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标号
。
A.
图中
B.
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C.
青铜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
D.
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图
中
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__
种元素,其中与锡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_
填标号
元素。
锡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锡,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
,其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14
.
铈元素属于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又称“
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如表是硫酸铈
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硝酸钾
硫酸铈
根据数据,绘制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点为曲线的交点。回答下列问题:
时,硫酸铈的溶解度为
______
。
不改变硫酸铈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
______
的方法。
下列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
A.
硫酸铈属于易溶物质
B.
时两种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时,饱和硫酸铈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硫酸铈
D.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铈的溶解度
将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析出
硝酸钾晶体,则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
15
.
我国提出争取在
年前实现“碳达峰”,
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捕获和转化可减少
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Ⅰ
某科研团队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
的反应物是
和
,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反应
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可用来炼铁,以赤
2023年山东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