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试时间:
60
分钟分值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
1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
)
①
黄浦区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果洛州
②2023
年
5
月
31
日,我国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③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④
我国重视
“
三农
”
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
“
共享发展
”
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下面观点中你认同的有(
)
①
小秦: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②
小
蕊
: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独有,
先富要带动
后富。
③
小韩:共享发展就是所有人要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④
小玲: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甘肃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马铃薯、黄芪、当归、苹果
……
以前用来寄
托乡愁的
“
土疙瘩
”
,正在成为叫得响、卖得旺的
“
香饽饽
”
。这说明(
)
A
.甘肃彻底解决了当前主要矛盾
B
.甘肃实现了全民共同富裕
C
.甘肃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D
.甘肃农业产业发展领先全国
4
.据统计,截至
2021
年
3
月
11
日
24
时,全国两会期间,与教育相关的网络文章共计
1059429
篇
/
条。会期虽然只有
8
天,但教育舆情始终保持高位走势,整体热度远高于往年。我国重视教育(
)
A
.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
.是因为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
.说明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
.表明教育是国家命运所系
5
.我国高铁国产化率超过
90%
,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回望过去。从
“
衬衫换飞机
”
到
“
高铁换大米
”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高速前进。关于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
B
.购买国外知识产权能够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C
.知识多少与创造力强弱无关
D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6
.
“
中国最强
”
把
“
中国最重
”
送上太空:
2022
年
7
月
24
日
14
时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运用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
——
长征五号
B
,成功将
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
个
实验舱,同时也是我国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载荷
——
问天实验舱送至预定轨道。这表明(
)
A
.我国的科学技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B
.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C
.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D
.我国的技术被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认可
7
.耐盐水稻亩产创下新纪录,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中国空间站两次太空授课,
“
天宫课堂
”
点燃科学梦想;手机
App
纷纷推出老年人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
“
数字鸿沟
”
;街道创建
“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
,更好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
这些蕴含的共同理念是(
)
A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
.制度创新促进发展
C
.科技赋能社会治理
D
.创新强国已经建成
8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老百姓可以随时讲出自己遇到的难事、烦心事,这些会成为国家立法的民意基础。老百姓看到自己讲的大白话变成了法律内容,十分激动。由此可知,老百姓能够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
)
A
.行使国家立法权
B
.行使国家监察权
C
.感受到政府作用
D
.感受到人民民主
9
.
2023
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平台、政府网站开展
“
我向总理说句话
”
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
意见建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
此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③
所有网民都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草案面向社会公开之后,共有
85221
位网民提出了
423719
条意见。另外,还收到近三百封群众来信。
这表明(
)
①
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法律意识很强
②
网民有序地参与立法,专业素养较高
③
法律体现了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④
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有利科学立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1
.某校
“
青藏高原生念保护法
”
宣传
板展示
了以下内容:
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印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开展该项立法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023
年
4
月
26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这三则材料体现了(
)
A
.科学立法、民主
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