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屏东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历史
(全卷共
6
页,两大题,
31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
.甲午英烈
B
.农民领袖
C
.禁毒先驱
D
.变法志士
2
.
“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
它
”
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
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
)
新税率(
%
)
棉花
24
.
19
5
.
56
棉纱
13
.
38
5
.
56
斜纹布
14
.
92
5
.
56
A
.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
协定关税的影响
4
.福建土布原畅销上海、辽东及台湾等地。厦门开市后,布贩们放弃土布而运销洋布,导致土布滞销。这表明《南京条约》签订后(
)
A
.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
B
.我国自然经济已解体
C
.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
.清朝丧失了贸易主权
5
.下图信息说明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6
.
1861
年法国巴特勒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巴特勒认为
“
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
材料中所谓的
“
荣耀
”
表现为(
)
A
.获得领事裁判权
B
.火烧圆明园
C
.签订《南京条约》
D
.割占香港岛
7
.
19
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
.俄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8
.
1869
年,福州船政局第一艘轮船下水;
1874
年,清廷向福州船政局发出谕旨,提出新的造船要求:
“
铁
甲船必不可少,即使议购有成,将来仍应鸠工自造。
”
这反映了当时(
)
A
.自强求富初步实现
B
.官督商办成效凸显
C
.海防建设十分紧迫
D
.海军衙门指挥得当
9
.
1866
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10
.
“1895
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
”
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1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涉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12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没有阶级、财产公有、绝对平均平等的理想社会。这表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有着(
)
A
.开阔的视野
B
.坚定的信念
C
.远大的理想
D
.阶级局限性
13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一次(
)
A
.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B
.波澜壮阔的
反帝爱国运动
C
.盛况空前的文学革命
D
.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14
.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这段文字出自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义和团揭帖
D
.《民报》发刊词
15
.
1872
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
.兴起于甲午战争以后
B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实现富国强兵目的
D
.优先发展轻工业
16
.
1878
年开平煤矿建成投产,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再向洋人购买;
1891
年汉阳铁厂开始兴建,以满足军工和修筑铁路的需求。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
.以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
B
.收回铁路修筑权
C
.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
.优先发展轻工业
17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随后发生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
A
.导致戊戌变法发生
B
.推动了义和团运动
C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D
.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8
.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康有
为上书光绪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
“
不能为亡国之君
”
,令康有为等人筹划变法。可见,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C
.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