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地理试卷

2024年甘肃陇南市西和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一).docx

2024年 甘肃省 陇南市 格式: DOCX   4页   下载:0   时间:2024-03-23   浏览:3408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甘肃陇南市西和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一).docx 第1页
2024年甘肃陇南市西和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一).docx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历史 试卷 ( 9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 古学家 在陕 西西安、 甘肃 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 使用不便 。 后来在此 基 础上改进工艺 , 扩大造纸原料 , 使纸的质 量 和产 量 有 很 大改进和提高的是 A. 张骞 B. 班超 C. 蔡伦 D. 华佗 2. (孝文帝) 诏 : 不得以北俗语年于 朝 廷 。 若有违 者 , 免所居官 。孝文帝此举 A. 使北魏放弃 了 鲜卑 语言 B. 有利于北 魏 对北方统一 C . 消除了民族隔阂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3. 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 , 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 。 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 都结束 了 长期分裂 , 实现了统一 B. 都在 长 安定都 C. 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 王朝 D. 都实行科举制 4. 下图关于 “ 中国 古 代文化 外传 ”的时间轴 , 空白处应 填入 的 是 A. 郑和下西洋将茶叶传入东南亚 B. 指南针被传入欧洲 C . 漆器开始传到西域 D. 宋 应星《天工开物》传到国外 5.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 重 要特点之一,史论是关于史实的 基 本判断和本观点,在历史学习 的过程中 , 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 列表述中 , 属 于 史论的是 A. 秦 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B. 《农政全书》 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C. 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D.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的章回体小说 6. 下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 务 司洋员人数变化表 。 这反映出 A 中国半 殖 民化进一步加深 B. 列强在华掀起了瓜分狂潮 C . 中国海关日益走向 近代化 D. 清政府已经抛弃华夷观念 7. 了 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 下列有因果关系的史事是 A. 禁烟运动——中国 开 始步 入 近代史 B. 新 文化运动 —— 打开 了 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C. 义和 团 运动 —— 清政府被迫 签订《辛丑条约》 D. 洋务运动 ——标志着 新民 主主 义革命的开始 8. 有学者认为 , 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 三 个阶段 。 第 一 阶段是对外开放 , 让世界进 入 中国;第 二 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 , 但中国开始走向 世界; 第 三 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 , 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 了。“ 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 于 A. 中 美 建立外交关系 B. 中 国加 入 世界贸易组织 C. 香港顺利回归 祖 国 D. 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9 关键词 “ 民族区域自治” “ 西部大开发”“香港和澳门回归”“ 九二 共识”反映的主旨是 A. 国 防建设与社会生活 B. 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 民族团结 与祖国统一 D. 政治的稳定与成熟 10. 从 200 8 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 , 到 2010 年 青 海玉树地震灾害,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 , 以及 2 0 23 年抗洪救灾 , 人民军队都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 这说明人民军队 A. 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C. 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 D. 注 重 加强自身的建设 11. 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的 “ 通途”》漫 画。 图中交通标志禁止了哪些人通行 A. . 未成年的男子、贵族、妇女 B . 妇女、外邦人、贵族 C. 外邦人、贵族、奴隶 D. 奴隶 、 外邦人、妇女、未成年的男子 12. 兰州市某校的小 明同学 学习九年级历史 上册 某单元,看到教材目录的内容如下。你认为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是 A. 古代亚非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走向近代 13. 无论是 17- 18 世纪的三角贸易,还是 19 世纪中期的亚洲贸易,这两种不同时期的三角贸易都体现了 A. 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与掠夺 B.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C. 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D. 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14. 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林尔零宣称 “ ( 1861 年的农奴)解放是种 欺骗 ”的历史事件是 A. 十月革命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美国南北战争 D. 日本明治维新 15.1953 年 3 月 5 日, 斯大林逝世 , 他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 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 桎梏。 材料中的 “桎梏”是 指 A. 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华沙条约组织 D . 苏联模式 16. 第二次世界大 战 中全世界正义的力 量 团结在一起 , 在最黑暗的岁月 里 守望相助、共同 战 斗 。 最终赢得了胜利 。 二战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 召开雅尔塔会议 B. 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C.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7. 戴高乐认为 , 战后的欧洲衰弱不堪 , 面 对 美苏两 霸 的崛起 , 欧洲只有联合起来 , 才能形成抗衡美苏的 “ 第三种势力” 。 材料表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 挑 战 美国 霸 主地位 B. 防止共产生义 扩 张 C.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D. 提 高 欧洲国际 地 位 18. 两极格局结束后,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 震 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 一个 崭新 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 这一格局指的是 A. 经济全球化 B. 多元化趋势 C. 多极化趋势 D . 殖民体系瓦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2024年甘肃陇南市西和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一).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