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福建漳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部编版 月考试卷 福建省 2024年 2023年 漳州市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2592   时间:2024-01-16   浏览:332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福建漳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1页
福建漳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 初二年历史科 一、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所示文物现藏于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它见证了林则徐(      ) 虎门炮台陶火药缸 A .抗敌御侮的功绩 B .收复新疆的贡献 C .维新变法的实践 D .民主革命的义举 2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 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 ” 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望厦条约》 3 .圆明园被誉为 “ 万园之园 ”“ 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 。毁灭它的是(     ) A .英法联军 B .英美联军 C .八国联军 D .德法联军 4 .下表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概况,该国是(     ) 时间 1858 年 1860 年 1864 年 1881 年 总计 面积(平方千米) 60 多万 约 40 万 44 万多 7 万多 150 多万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沙俄 5 .下图所示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李自成起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6 .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成立了总理衙门 B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 .创办了新式学堂 D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7 .陈旭麓说: “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 由 1300 多名举人发起 “ 公车上书 ” ,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签订 D .清政府腐朽统治 8 .《戊戌政变记》记载 “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 .裁撤政府冗官冗员 D .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9 . 1895—1898 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 15 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 67 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 .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 .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0 . “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 ”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1 .下图为某条约的规定。据此推知,该条约使(     ) 第 10 款: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 5 年。 A .中国人民的负担日益沉重 B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了破坏 C .科举考试的规则被迫改变 D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朝廷 12 .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A . 1921 年 B . 1922 年 C . 1931 年 D . 1932 年 13 .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参加讨袁的各派政治势力,无论其抱有怎样的动机,都不能不打着恢复民国、拥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旗号。这表明 A .封建制度土崩瓦解 B .民主观念渐入人心 C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D .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14 . 1920 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 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反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A .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 B .注重发动工人阶级力量 C .明确了中国革命任务 D .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15 .《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 上述说法是因为 1921 年(      ) A .新文化运动兴起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16 . “ 叶挺独立团从广东出发,挺进湖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占领武昌。 ” 材料叙述的是(     ) A .北伐战争的进程 B .武昌起义的开始 C .武汉会战的僵持 D .国共合作的胜利 17 . “ 黑暗神州尽雪霜,工农出路在何方?八一首义新军诞,打响光明第一枪。 ” 该诗是为了纪念(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南昌起义的爆发 D .井冈山胜利会师 18 .江西有一民谣: “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 ”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吴起镇会师 B .井冈山会师 C .会宁会师 D .长征会师 19 . “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军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 民歌中 “ 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 的含义是 A .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 .开辟 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0 .通过这次会议, “ 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在长征途中一起和毛泽东劈波斩浪的领袖人物得到了全党全军的认可,避免了灾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