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
2023—2024
学
年度八
年级
(
上
)
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
(
全卷满分
100
分,学生闭卷作答,考试时间
90
分钟
)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
贴条形码区
”
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使用答题卡的,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
卡相应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
卡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不使用答题卡的按试卷要求认真书写。
说明:
答题请
使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31
32
33
34
得
分
一、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
今年国庆假期,小李同学和父母参观了柳州图书馆柳东馆,感叹柳州也拥有了智能化现代设计、绿色花园式的读书空间;到影院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感受志愿军的英勇和坚毅;
到网红农家
乐,体验特色乡村休闲游。小李一家快乐又充实的假日是
A.
为了培养体育特长
B.
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
C.
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D.
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2.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①
人的身份皆因血缘关系而确定
②
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具有相同的身份
③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④
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群中学生通过
“
水稻的一生
”
研
学活动,探究学习水稻的生长、收获,对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有了全新的认知体验。据此完成
3~4
题
3.
中学生开展这一
研
学活动的目的是
A.
进行水稻科学研究
B.
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
C.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D.
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4.
中学生参加这样的
研
学活动
①
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②
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③
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
④
必定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网络让世界变成了
“
鸡犬之声相闻
”
的地球村,人们不再
“
老死不相往来
”
,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反映出网络
①
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②
消除了国家地理界限
③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④
使人人都能相识相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
2023
》显示,人工智能技术
的落地实践已经从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视频处理等逐步扩展到金融、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贡献可高达
15.7
万亿
美元。由此可见
A.
互联网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B.
互联网产业已代替传统行业
C.
只有互联网能推动社会发展
D.
人工智能已渗入所有的领域
7.
右图漫画《网络问政》可以反映出
A.
网络确保公众建议都被采纳
B.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
公众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意愿
D.
人们都能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8.
在戏曲界,越来越多的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不同剧种的专业演员通过网络直播,获得数以百万计粉丝为之喝彩,许多古老而面临挑战的剧种也获得了新的能量。这主要得益于
A.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互联网锁定了文化交流的内容
C.
网络使戏曲演员功底变深厚
D.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所改变
9.
文化和旅游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严查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参加购物活动、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等问题。开展此项行动是因为
A.
良好秩序能完全避免矛盾
B.
维护市场
秩序依靠整治活动
C.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D.
秩序能完全保证财产安全
10.
近年来,一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内容悄然出现在网络微短剧中。为了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的通知,要求创作者和传播者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网络微短剧应该遵守的规则有
①
道德
②
法律
③
舆论
④
校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某法官座
客电视
栏目
“
市民有约
”
,回答如何正确饲养宠物。市民询问:
“
我已经获得公
安机关予以登记的养犬资格,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遛狗
?”
法官的正确回答应是
①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
②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
可以不受限制地遛狗
④
遛狗时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