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灯泡中钨丝通电后发光
B
.铜制成铜丝
C
.沙里淘金
D
.百炼成钢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粗盐水
D
.液体体积读数
3
.分子、原子和离子均可以构成物质。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
.氢气
B
.金刚石
C
.氯化钠
D
.氨气
4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汞、氧化铜、冰水混合物
B
.氩气、氧气、可燃冰
C
.金刚石、水、乙醇汽油
D
.氢气、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
5
.苹果被称为聪明果,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
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下列有关维生素
C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质量上看:维生素
C
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1
:
1
B
.从构成上看:一个维生素
C
分子中有
20
个原子
C
.从组成上看:维生素
C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从变化上看:维生素
C
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6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均有白雾出现
B
.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色烟雾生成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
.
“
洁厕灵
”
和
“
漂白精
”
不能混用,两者混合后会发生下列反应:
NaClO+2HCl=NaCl+X↑+H
2
O
则
X
的化学式
A
.
Cl
2
B
.
ClO
2
C
.
O
2
D
.
H
2
8
.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
.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
.食醋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
.稀硫酸清洗内壁有铜粉的试管
9
.下列物质敞口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石灰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10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粒观:
由
60
个
C
原子构成
B
.转化观:金刚石和石墨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守恒观:
1g
碳粉和
1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2g
二氧化碳
D
.结构观: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相似,其化学性质相似
11
.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3CuCl
2
+2Fe=3Cu+2FeCl
3
B
.正常雨水呈现弱酸性的原因:
SO
2
+H
2
O=H
2
SO
3
C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uSO
4
+2NaOH=Na
2
SO
4
+Cu
(
OH
)
2
↓
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12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D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13
.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用水区分
B
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相互刻画
C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
.
A
B
.
B
C
.
C
D
.
D
14
.将一定量镁粉、铝粉、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
0.4g
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为
A
.
4.8g
B
.
7.4g
C
.
9.2g
D
.
11.2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5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
写出一种常见的复合肥
。
16
.中国承诺在
2030
年前实现
“
碳达峰
”
,
2060
年前实现
“
碳中和
”
,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1)“
碳达峰
”
和
“
碳中和
”
中的
“
碳
”
指的是
;
(2)“
碳
”
吸收:二氧化碳不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也能被海洋中的水吸收,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碳
”
捕捉:每年约
1600
万吨二氧化碳被
“
捕捉
”
并被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
。
1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运用化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铜可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
(2)
在野外烧烤结束时,要把炭火用沙土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3)
铁制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
18
.如图是
a
、
b
、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
物质
a
和
c
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
。
(2)
若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
a
。
(3)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