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湖北省中考化学模拟卷
2
(考试时间:
5
0
分钟
试卷满分:
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14 O-16 Cl-35.5 Fe-56
选择题(共
13
个题,共
18
分。
1
-
8
题,每题
1
分;
9
-
13
题,每题
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酒精用作燃料
B.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铁粉用作抗氧化剂
2
.下列做法不符合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此主题的是(
)
A
.大力发展火电
B
.适度施用化肥
C
.修复湿地生态
D
.垃圾分类投放
3
.
“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
,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施用碳酸氢铵后用土盖住
碳酸氢铵难溶于水
B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可溶性钙盐
C
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
天然气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
用干布擦拭被雨淋湿的自行车
铁与氧气、水会反应生成铁锈
4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
pH
B
.配制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
D
.稀释浓硫酸
5
.
北京冬奥会上源自成都制造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展现了
“
科技奥运
”
的精神理念,下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碲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6
周期
B
.
碲的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52
C
.
碲
属于非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D
.
碲的核外电子数为
52
,相对原子质量为
127.6g
6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两个氢原子:
H
2
B.
一个钙离子:
Ca
2+
C.
硫酸钠的化学式:
NaSO
4
D.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7
.下列关于
“
物质﹣分类﹣用途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苛性钠﹣碱﹣中和酸性土壤
B
.石灰石﹣盐﹣作建筑材料
C
.乙醇﹣有机物﹣作溶剂
D
.氧气﹣单质﹣用作燃料
8
.生活中
风靡的苹果醋(
ACV
)浓缩饮料,其主要物质之一是苹果酸(
C
4
H
6
O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苹果酸饮料的
PH>7
B
.
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4:6:5
C
.
苹果酸可用铝制容器盛放
D
.
苹果酸属于有机物
9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
①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
.实验
②
: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
.实验
③
: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实验
④
: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0
.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
X+2O
2
2CO
2
+2H
2
O
,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
2
H
4
O
B
.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宏观与微观:
CO
和
CO
2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
.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1
.
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将甲烷以一种经济的方式转化为甲醇,它将有效缓解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耗竭带来的能源危机。如图为甲烷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1
:
2
B
.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发生改变
D
.
反应物中参与反应的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
:
1
12
.《天工开物
•
燔石》中介绍了
“
烧石成灰
”
的方法:凡石灰,经火
焚
炼为用。
成质之后
,入水永劫不坏。先取煤炭泥和做成
饼
……
铺薪其底
,灼火
燔
之(如图)
……
(注释:
“
燔
”
:煅烧;
“
沃
”
:浇)下列对于
“
煤饼烧石成灰
”
的工艺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
凡石灰,经火
焚
炼为用
”
中的
“
石灰
”
指生石灰
B
.
“
烧石成灰
”
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C
.
“
粉末成质
”
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
铺薪其底
”
的主要目的是架空煤饼,使其与氧气充分接触
13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FeCl
2
溶液中的
CuCl
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氯酸钾制氧气后回收
MnO
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
NaOH
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2024年湖北中考化学模拟卷2(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