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部分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32
分。
1
.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胆矾研碎
B.
粉尘爆炸
C.
活性炭吸附
D.
海水晒盐
2
.
下列用途,利用氢气物理性质的是
( )
A.
还原金属氧化物
B.
制取盐酸
C.
充填探空气球
D.
高能燃料
3
.
认真观察现象,准确全面描述现象,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B.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因为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未改变
D.
石墨很软,金刚石很硬,是因为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5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30
B.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
时,在
100g
水中放入
60g
甲,形成
160g
溶液
D.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各溶解
20g
甲、乙,同时降温,甲先达到饱和
6
.
如图
1
所示,将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实验过程中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如图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胶头滴管中所取
X
溶液为盐酸
B.
滴入
amLX
溶液时,烧杯中溶质有
3
种
C.
溶液
pH
变化是因为
和
发生化合反应
D.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能使测定的数据更精确
7
.
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完美落幕,冰雪五环惊艳世界。在复习时同学们惊奇的发现,“五环”能形象的呈现常见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
、
、稀盐酸、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与碳的反应有可能生成有毒物质
B.
甲与铁的反应很剧烈,火星四射,放热
C.
铁与乙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
D.
图中反应只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8
.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的推理,结论合理的是
( )
事实
结论
A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B
白磷和红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
白磷和红磷属于同一种物质
C
和
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却能够使石蕊变红
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
D
Al
制品的耐腐蚀性比
Cu
制品强
Al
的活泼性小于铜
A.
A
B.
B
C.
C
D.
D
9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
10
.
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一小片
pH
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
测定某溶液的
pH
B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该先检验纯度
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C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D
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稀释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11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碳酸钙不仅可用于补钙剂,还可用于建筑,如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碳酸钙制成的
B.
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适量纯碱的水洗掉
C.
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的产品可用于医药,炸药,合成材料等
D.
做馒头时,常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发酵粉,使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
12
.
下列选项中的操作,与图象不能相对应的是
( )
A.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小块表面全部锈蚀的铁片上滴加足量稀盐酸
13
.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
碱性溶液的
,则
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4
.
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
如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
分解时吸收热量为
、金属粉末
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
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为确定每
100g
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
金属
,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
铁
铝
镁
燃烧放出热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金属
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
金属
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
C.
金属
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
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
最小
15
.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中“
”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
2023年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部分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