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性诊断测试
化学试题
选择题部分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
“
一切活动皆课程
”
。下列校园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艺术节制作
雕版画
B
.劳动节修剪校园花草
C
.消防演习点燃火堆
D
.科技节用橡皮泥做分子模型
2
.共享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植树造林,为绿充
“
植
”
B
.野外露营,不乱丢垃圾
C
.合理设定室内空调温度
D
.出门优先
选择自
驾汽车
3
.
“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
”
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食用蔬菜水果能补充维生素
B
.可长期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
C
.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导致中毒
D
.长期缺乏铁元素可能会引发贫血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溶液
C
.检查气密性
D
.测量
pH
值
5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燃烧
B
.发觉厨房燃气泄漏后,要立即开灯检查
C
.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
.高楼着火,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6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微粒观: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
B
.守恒观:
24g
镁和
3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56g
氧化镁
C
.能量观: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元素观: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7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和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钙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0
B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0.08
C
.钙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
.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8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
.生石灰可作为食品干燥剂是因为生石灰能与水反应
C
.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说明单质铁的活动性比单质铝强
D
.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9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稀盐酸中,测得滴
加过程
中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
.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
B
.
P
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3
种
C
.
M
点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
.
P
、
M
、
N
三点对应溶液的
pH
,最小的是
N
点
10
.某无色溶液
X
是
Mg(NO
3
)
2
溶液和
MgCl
2
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硫酸、
Ca(OH)
2
溶液、
AgNO
3
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
X
,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加入的物质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
.甲一定是
AgNO
3
溶液
B
.
乙一定
是稀硫酸
C
.
丙可能
是
Ca(OH)
2
溶液
D
.
X
一定是
MgCl
2
溶液
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
选对且无错
选的得
4
分,只选
一项且选对
的得
2
分,至少有两个选项选
对且无错选但
未选全的得
3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
)
11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
B
.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
C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反应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7
:
8
12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NaCl
固体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稀盐酸
H
2
SO
4
加入适量的
NaOH
溶液
C
NaOH
溶液
Ca(OH)
2
加入过量的
Na
2
CO
3
溶液,过滤
D
KCl
溶液
K
2
SO
4
加适量的
BaCl
2
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3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
线如下
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P
点表示在
t
1
℃
时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B
.
t
2
℃
时,向
50g
水中加入
50gKNO
3
粉末,充分溶解后可得到
100g
溶液
C
.将
t
1
℃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
2
℃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KNO
3
大于
NaCl
D
.
t
2
℃
时,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关系是
KNO
3
小于
NaCl
14
.向一定质量的
Cu(NO
3
)
2
和
AgNO
3
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
Cu(NO
3
)
2
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点时,溶液呈蓝色
B
.
b
点时,溶液为
Zn(NO
3
)
2
和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
C
.
c
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一定减小
D
.
d
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单质
Cu
和单质
Ag
的混合物
1
试卷解析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份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