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化学试卷

2023年安徽江淮名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七.docx

同步检测 安徽省 2023年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5   浏览:4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年安徽江淮名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七.docx 第1页
2023年安徽江淮名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七.docx 第2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年安徽省江淮名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七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镁条燃烧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比较铜和黄铜的硬度    2 .2023年深圳宝安马拉松于3月19日举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令枪内含有红磷,鸣枪时产生白烟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赛道补给的云片糕、花生糖等可提供能量 C.跑步后的急促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D.赛后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3 . 湘西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选项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废纸、废金属制品的隨意丢弃 白色污染 B SO 2 和 NO 2 气体大量排放 酸雨 C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温室效应 D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 水体污染 A. A B. B C. C D. D 4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中子数为24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g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6 .“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能减排,“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降低其在空气中的含量。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与乙物质的质量比为1:22 7 .金属材料在当今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锡可被制成锡箔用于包装糖果、香烟等,体现了金属具有导电性 B.铝制品比铁制品保存时间长是因为铝没有铁活泼 C.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D.将等质量的镁和铝与等质量等浓度的过量的酸混合后充分反应,铝产生的氢气比镁多 8 .利用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按下图组装仪器,并使活塞位于50mL刻度处;加热铜粉,同时来回推拉活塞十几次;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最终活塞位于41mL刻度处(反应前、反应结束,小气球都是瘪的)。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装置不能漏气 B.小气球可以缓冲注射器针筒内的压强变化 C.取用的铜粉要过量 D.本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9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白色的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只根据甲实验中“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证明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 C.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 D.乙实验药品加入后应尽快完成,以防止空气中物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10 .CuCl 2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生成CuCl 2 的反应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CuCl 2 B.参加反应的HCl、O 2 分子个数比为4:1 C.该反应前后含铁催化剂的质量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 1 ℃时,甲、乙和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 2 ℃时,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 12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二、科学探究题 13 .实验课上,老师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同学们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1)“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 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 猜想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 (2)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猜想 (填“I”或“Ⅱ”)成立。 【交流讨论】 (3)上述实验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
2023年安徽江淮名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七.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