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
.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
.(
3
分)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
卷尺
B
.
游标卡尺
C
.
螺旋测微器
D
.
挂钟
2
.(
3
分)双层真空门窗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隔音降噪( )
A
.空气能传声
B
.玻璃能传声
C
.声波能被反射
D
.真空不能传声
3
.(
3
分)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
37
℃
B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
1cm
C
.普通中学生跑
1000m
用时约为
100s
D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6cm
4
.(
3
分)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列唐诗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加点字),属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
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
C
.雪消
冰
又释,景和风复喧
D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
雪
5
.(
3
分)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会越来越小,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
.汽化
B
.熔化
C
.液化
D
.凝华
6
.(
3
分)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7
.(
3
分)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
do
、
re
、
mi
、
sol
、
la
。五音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8
.(
3
分)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兰州驶向西宁,若兰州距西宁
245km
,则( )
A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65km/h
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70m/s
C
.该汽车
12600s
可以从兰州到达西宁
D
.该汽车
2.5h
可以从兰州到达西宁
9
.(
3
分)
西宁是全国文明城市,人们应自觉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做法是( )
A
.不高声喧哗
B
.跳舞时调低音响设备音量
C
.在公路上不鸣笛
D
.在学校周围植树
10
.(
3
分)甲、乙、丙三只小兔分别以
4m/s
、
180m/min
、
18km/h
的速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百米赛跑,它们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先到达终点
B
.乙先到达终点
C
.丙先到达终点
D
.它们同时到达终点
11
.(
3
分)如图所示,小试管和大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它们的底部没有接触,此时( )
A
.小试管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
.小试管的水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
C
.小试管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D
.大烧杯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12
.(
3
分)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
2
经过压缩机时发生汽化
B
.
CO
2
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
.
CO
2
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
.
CO
2
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二
.
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3
.(
2
分)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
℃;如图乙所示的刻度尺,所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cm
。
14
.(
2
分)如图所示,一列火车迎面驶来,以
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以火
车司机为参照物,火车是
的。
15
.(
2
分)文艺晚会上,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就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这是由于不同乐器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听
众所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
16
.(
2
分)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一种叫做“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17
.(
2
分)在农业生产中,喷灌和滴灌优于渠道灌溉是因为喷灌和滴灌可减少
,减慢水分的
,同时也可避免水的大量渗漏,从而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
18
.(
2
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
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下同);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
19
.(
2
分)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
20
℃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
(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20
.(
2
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
s
﹣
t
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
m/s
;甲同学骑行的速度比乙同学骑行的速度要
(选填“大”或“小”)。
三
.
识图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21
小题
2
分,第
22
小题
4
分,共
6
分)
21
.(
2
分)如图分别表
青海玉树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