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四)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如表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部分研究成果,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区域
研究成果
距今约
5800
年至
5000
年
西辽河流域
牛河梁遗址群,出现专门用于祭祀礼仪和丧葬活动的专属地点
距今约
5800
年至
5300
年
长江下游
凌家滩遗址,面积超过
160
万平方米,出现大型祭坛、贵族墓地、红烧土块广场以及普通的居民区
距今约
5000
年至
4500
年
长江中游
石家河古城遗址,城墙和城壕围成的面积超过
100
万平方米,发展成区域性中心
距今约
5300
年至
4500
年
黄河中上游
河南巩义双槐村、秦安大地湾等中心聚落或城址,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被普遍发现
A.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多元发展
B.
大河流域出现成熟国家形态
C.
生产发展提升社会组织能力
D.
祭祀活动主宰先民日常生活
2
.
两汉王朝虽多次颁发“限田令”,甚至把“授田制”的对象由军功贵族调整为底层无地农民,但民生实况却持续恶化,终致汉王朝覆灭。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偏差
B.
豪强兼并土地难以遏制
C.
国家授田标准脱离实际
D.
地方权力过大缺乏监督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遗存中有许多体现农耕劳作的墓室壁画,如甘肃酒泉市境内的诸多壁画墓,有月氏人“犁地图”“扬场图”、氏人“耙地图”;嘉峪关新城画像砖墓,有多幅胡人放牧、龟兹人采桑、汉人劳作图,甚至有龟兹人与孩童游戏图。这反映了( )
A.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交流
B.
中原政权具有强大吸引力
C.
边地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D.
多民族共同开发河西走廊
4
.
武则天时期,尚书省主官左、右相(从二品),人少稳定,实际都省事务由尚书左丞(正四品上)和右丞(正四品下)负责处理。六部中人事变更的频度与其在朝廷权力结构上的重要性成正比,依次为吏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工部。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官僚体系运作出现制度转型
B.
六部行政职能发生本质变化
C.
中枢人事调整强化皇权统治
D.
中央行政权力分配趋向分散
5
.
1276
年,元朝政府“拨袁、临、瑞三州人民三千七百户,运粮万二千五百石”,进入江西蒙山银场采矿冶炼,年“办正课五百锭”,约折合二万五千两银。而福建银场也由行省参政魏天祐献计,于
1292
年“发民一万凿山炼银,岁得万五千两”。这反映出元朝( )
A.
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B.
国家财政危机较为严重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D.
农村
2025年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四)-自定义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