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
2023-202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
2023
年
9
月
23
日晚,第
19
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都十分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
.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D
.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2
.如图漫画《不看不听不闻》从反面说明,亲近社会应该(
)
A
.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B
.专心读书,丰富学识
C
.保持冷静,少惹是非
D
.专注课堂,远离社会
3
.当乡村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许多藏在深山的土特产走向广阔的市场
……
农村涌现出一大批
“
新农人
”
,他们变身
“
主播
”
,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推介农村美景和土特产,带活了山里的经济。这反映了(
)
A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
.网络是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D
.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限制
4
.八年级学生小方被网络世界所吸
引,不仅在家时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就连出门在外也常用手机上网玩游戏。为此,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身心健康也深受影响。这启示我们(
)
A
.抵制网络诱惑,网络游戏绝对不能玩
B
.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C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并远离网络
D
.网络有利有弊,要善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5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
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A
.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
.违背了社会秩序必受法律制裁
C
.有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
.需要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6
.
2023
年
9
月
1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的决定》,本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新增
“
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
”
一节,并更为全面地规制虚假诉讼问题。这反映了(
)
A
.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B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
C
.随意改变规则是对规则的不尊重和不敬畏
D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7
.古代,
有个叫孟信的人,
家里很穷,
甚至吃
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病牛卖了。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马上找到买主,
说:
“
这是病牛,
不能卖给你。
”
孟信的故事告诉我们(
)
A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
.诚信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和困难
C
.诚信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D
.诚信能增加社会矛盾造成社会恐慌
8
.当你遇到如图漫画中的情况时,你正确的做法是(
)
A
.假装没看见,眼不见心不烦
B
.讲究策略,做到见义
“
智
”
为
C
.公正司法、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
.鲁莽行事,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9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经人民法院审理,以受贿罪判处李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某受到的是(
)
A
.民事处罚
B
.行政处罚
C
.刑罚处罚
D
.行政处分
10
.全国深入推进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黑恶势力,这些黑恶势力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是(
)
A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D
.具有刑事违法性
11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A
.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B
.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
C
.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
D
.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
12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
……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B
.每个人的责任都是相同的
C
.学习是我们的全部责任
D
.多种角色,同种责任
13
.
“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
这句话表明(
)
A
.关爱他人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回报
B
.关爱他人能维系友好的人际关系
C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D
.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14
.
2023
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
20
周年。
20
年来,累计招募派遣
46.5
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
2000
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
2003
年开始实施,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
1~3
年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参与这一计划的行为(
)
①
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②
对于个人来说,
能利用工作机会出人头地
③
是维护国家的尊严、
甘肃陇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