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2025年青海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2025年 青海省 格式: DOCX   28页   下载:2   时间:2025-05-12   浏览:53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5年青海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第1页
2025年青海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第2页
剩余2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5 年青海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近期,王峰团队的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面世引发关注。联想到去年由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创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说《机忆之地》,可以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变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开始朝向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 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家似乎很难有护城河。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说集《宛转环》的《自序:从猿到神》里想象到, 60 年后,曾经坚固的“写作”观念早已崩塌,“当风格转移的算法成功实现中文自然语言应用,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写作者指纹的语言风格被“抽象”“编码”,可以运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因此,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词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创作。到那时,“写什么”“如何写”的方法论问题已经解决,而难住人工智能的将是“为什么写作”这个哲学命题。 ③就现实而言,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在对写作领域进行“包抄”。 2017 年,微软小冰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写出较为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而在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创作中,不少作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收集、整合资料,并让其承担撰写情节大纲、激发叙事灵感等功能。更不用说在更宽泛的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对各类制式写作的驾驭已经炉火纯青……对此,文艺创作者们的态度是复杂微妙的:重复性工作日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④某种意义上,作家和人文学者的态度是对的。目前,无论是认知心理学、自然科学、计算机领域还是哲学和艺术创作领域,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艺术的核心创造力,常常就是有关无限性和非理性的表达,这是人工智能无法习得、更无法模仿的存在。人的大脑至今仍具有高度的神秘性,人工智能的“世界模型”建构依然远远赶不上人脑的运行模式。哲学家赵汀阳在其著作《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中谈到,当前人工智能还停留在“图灵机”阶段,凡是人脑能够进行的、一切在有限步骤内能够完成的理性思维,它都能有所表达,但欠缺创造力和变通能力是其重要缺陷。 ⑤此外,人作为主体,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复杂的感性经验,而个体经验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正是生活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文学艺术重点表现的内容,无数经典文学作品正得益于此而不朽。从这个意义上看,人工智能没有经验的实感及处理经
2025年青海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普通用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