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2024
届九年级第六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物理
▶
中考全部内容
◀
说明:
1.
满分
80
分,作答时间为
85
分钟。
2.
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过年的重要习俗。如图所示,写春联时,毛笔杆相当于
(选填
“
省力
”“
费力
”
或
“
等臂
”
)杠杆;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动,则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
(选填
“
变大
”“
变小
”
或
“
不变
”
)。
2
.如图所示,某小区在社区广场安装了静音广场舞设备,舞者每人一副无线耳机,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既解决了广场舞扰民问题,又保护了舞者跳舞的权利。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无线耳机与主机之间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的。
3
.如图所示,木匠刨木板过程中,闭着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木板的表面看去,能检查木板是否刨平,这利用的是光的
原理;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木板是因为光在木板表面发生了
。
4
.某款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艾草眼罩,眼罩中
的加热丝和按摩器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眼罩中的加热丝和按摩器在电路中是
(选填
“
并联
”
或
“
串联
”
)连接的;加热过程中能闻到艾草的香味是
现象。
5
.元宵前后,我省迎来了新春首次大降温,庐山的雾凇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同时交警提醒道路结冰,注意出行安全。雾凇是由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道路结冰容易滑倒,这是通过改变鞋底与地面间的
来改变摩擦力。
6
.如图所示,小明在体育中考中投掷实心球,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实心球具有
,实心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其动能
(选填
“
大于
”
或
“
等于
”
)零。
7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保持静止,现用水平推力
F
向左匀速推木块,直至木块的右边缘与桌面的右边缘平齐。在此过程中,推力
F
的大小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
“
变大
”“
变小
”
或
“
不变
”
)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
、
,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该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将
(选填
“
变亮
”“
变暗
”
或
“
不变
”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
“
变大
”“
变小
”
或
“
不变
”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4
分)第
9~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第
13
、
14
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3
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
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
0
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
.对物理量的估测,是学
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
B
.小明跳绳一分钟后的体温约为
37℃
C
.教室里的气压大约为
D
.初中生的脉搏每分钟跳动
700
次左右
10
.
“
节能减排
”
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小明提出了节约用电的如下建议,其中科学可行的是( )
A
.楼道照明灯保持
24
小时常亮
B
.夏季把空调的温度调得更低一些
C
.家用电视机日夜处于待机状态
D
.用电灯照明时,选新型节能灯
11
.如图所示,在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放入一块冰,冰漂浮在盐水面上,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内液面的高度( )
A
.保持不变
B
.略有降低
C
.略有升高
D
.无法确定
12
.如图所示,用滑轮水平向左匀速移动物体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物体
A
的支持力没有做功
B
.拉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C
.克服物体
A
与地面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
D
.拉力做功越快,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1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
R
0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
1
、
S
2
后,将滑片
P
逐渐滑动到变阻器中央。电流表
A
和
A
1
的示数分别用
I
和
I
1
表示,电压表
V
的示数用
U
表示,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I
1
的数值变小,
U
的数值变大
B
.
I
-
I
1
的数值不变
C
.
的数值变大
D
.
UI
的数值变大
14
.数形结合是物理学习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四幅图像能正确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是( )
A
.
图甲: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B
.
图乙:某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且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C
.
图丙: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D
.
图丁: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与时间的关系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5
小题
6
分,第
16
、
17
小题各
8
分,共
22
分)
15
.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为
55g
,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
0.5N
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
g
取
10N/kg
)。
(
1
)求物体的体积;
(
2
)求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
3
)本题物体的
试卷解析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北中学二模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