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2024
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做法不符合
“
低碳
”
理念的是
A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C
.推广私家车出行
D
.增大绿化面积
2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太阳能路灯
B
.
活性炭净水
C
.
粮食酿酒
D
.
干冰人工降雨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焦炭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
.木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一些工业产品中的色素
C
.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做制冷剂
D
.液态
氧具有
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4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往试管
里加入锌粒
C
.
H
2
验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5
.伊伐布雷定
(C
27
H
36
N
2
O
5
)
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一个分子含
70
个原子
C
.由四个非金属元素组成
D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7
:
36
6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1
B
.钠为非金属元素
C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2.99g
D
.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7
.科研人员在
-50℃
的环境中,通过静电促使水分子朝电场方向运动,改变其无序的运动状态,从而诱发单晶生长,制成冰光纤。下列关于冰光纤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光纤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B
.冰光纤中水分子不再运动
C
.水变成冰光纤后,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D
.冰光纤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
:
2
8
.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燃烧
化合反应
单质
可燃冰
Y
缓慢氧化
氧化反应
化合物
不可再生能源
A
.
A
B
.
B
C
.
C
D
.
D
9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
——
分子体积变小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不断运动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
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结构不同
10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
C
.可燃性气体跟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可能会发生爆炸
D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11
.在通电条件下,甲酸(
HCOOH
)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此实验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改变
B
.反应
①
有三种物质生成
C
.反应
②
的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O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OOH+O
2
H
2
O
2
+CO
2
12
.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
①
试管中白磷燃烧;
②
热水中白磷未燃烧;
③
试管中红磷未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现象
①②
推知:燃烧需要氧气
B
.由现象
②③
推知: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C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
a
先变大后变小
D
.气球既可平衡装置内外压强,又可防止污染空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燃烧失去控制后可能会引起火灾,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危害。因此,人们常在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减少火灾的发生。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填充性无机矿物阻燃剂,白色粉末状,以天然高品质水镁石
[Mg
(
OH
)
2
]
为原料经过精选、超细研磨等工艺制备得到,被广泛用于橡胶和塑料行业。当环境温度达到
380℃
时,氢氧化镁开始受热分解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和另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不产生有害物质,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1)
由水镁石
制得氢氧
化镁
阻燃剂是
(填
“
物理
”
或
“
化学
”
)变化,请写出氢氧化镁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请分析氢氧化镁能阻燃的可能原因:氢氧化镁分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
(3)
如图所示,某物质的着火点为
t℃
,坐标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下列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当火较小时,可以用适当的灭火器材灭火
B.
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C.
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4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
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
①
的名称是
。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在制取过程中,阿奇同学选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
不
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安徽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