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上

详解分析山东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山东省 2023年 济南市 格式: DOCX   19页   下载:3804   时间:2024-02-06   浏览:497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山东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第1页
详解分析山东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1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选择题部分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没有发 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节日燃放烟花 B .植物光合作用 C .葡萄酿成美酒 D .瓷碗摔成碎片 2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B .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 .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 .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地面积 3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A .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B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C .常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 D .经常食用霉变食品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 理的是 A .闻药品气味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5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加油站、加气站附近应该严禁明火 B .高层公寓发生大火时,乘电梯逃离 C .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增大氧气浓度,可促进可燃物燃烧 6 .如图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2 B .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D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阳离子 7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室内使用煤炉取暖要防止 CO 中毒 B .被动吸烟对身体健康无害 C . 75% 的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D .可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 —— 水分子体积变大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通常 CO 有剧毒、可燃, CO 2 无毒、不可燃 —— 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9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0 .已知某无色溶液 X 是 NaOH 溶液和稀硫酸两者之一,甲、乙、丙分别是 BaCl 2 溶液、 Na 2 CO 3 溶液、 NH 4 Cl 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 X ,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加入试剂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 无明显现象 产生沉淀 A .甲一定是 Na 2 CO 3 溶液 B .乙一定是 NH 4 Cl 溶液 C .丙一定是 BaCl 2 溶液 D .溶液 X 一定是 NaOH 溶液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 分,选对一个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11 .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分子种类变化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B .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1 : 1 12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H 2 CO 2 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干燥 B 铜粉 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晾干 C 稀盐酸 H 2 SO 4 加入过量的 Ba ( NO 3 ) 2 溶液,过滤 D CaCl 2 溶液 HCl 加入过量的 CaCO 3 粉末,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3 .用图 1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图 1 中要用足量或过量的红磷 B .该实验中的红磷替换成木炭,也能出现同样的结果 C .图 2 中 cd 段对应的是图 1 中红磷燃烧的整个过程 D .图 2 中 de 段对应的是图 1 中打开止水夹,广口瓶内吸入水的过程 14 .向一定量 AgNO 3 和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ag 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室温下的蓝色溶液(不饱和)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仍为 ag 。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银 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产生气泡 C .滤液中一定含有 Cu 2+ 、 Zn 2+ D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产生沉淀 15 .取一定质量由 Mg ( OH ) 2 和 MgO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108.4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所取固体
解释分析山东济南市东南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汇集优质试题,搭建提分阶梯;海量试题库,解锁学习新纬度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