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
高三化学学科试题
命题:温州市龙湾中学审题: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xx
分,考试时间
xx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O16
Na23
Mg12
S32
Cl35
.
5
K39
Ca40
Ti48
Mn55
Fe56
Cu64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含共价键的强电解质的是
(
)
A
.
B
.
C
.
D
.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
的结构示意图:
B
.
基态
的价电子
排布图
为:
C
.二甲醚的键线式:
D
.
的
VSEPR
模型
: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
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制作电路板
B
.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作泡沫灭火器
C
.
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坩埚
D
.
FeS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废水中
的沉淀剂
4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
Mg
与
反应可生成
C
B
.
.
与
反应可生成
C
.
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D
.
NaI
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取
HI
5
.
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中
Fe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C
.
消耗
0
.
2
mol
,
转移
2
.
8
mol
电子
D
.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
8
∶
15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溶液中滴加稀
:
B
.
溶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
:
C
.
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
:
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
7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酰胺均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氨气
B
.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C
.
苯在一定
条件可以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
.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
)
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
8
.核黄素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中存在
1
个手性碳原子
B
.分子中存在
2
种含氮的官能团
C
.
1
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
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
5
mol
D
.
1
mol
该物质与足量盐酸发生水解反应,最多可生成
2
mol
9
.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3
.
2
g
,则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B
.
1
L
0
.
1
mol
/L
溶液中
,
的数目为
C
.
10
g
和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D
.
3
.
2
g
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10
.
X
、
Y
、
Z
、
Q
、
M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
4
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X
最外层电子数是能层数的
2
倍
Y
单质是合成氨工业的原料
Z
核外无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
Q
价层电子的排布式
:
M
第四周期Ⅰ
B
元素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离子半径:
Q>Y>Z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
X<Y
C
.
一定条件下,
Z
单质与
反应可生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D
.
微粒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
2
∶
1
11
.
利用电解池原理可将
转化为
燃料
或者
化学品
。下图通过将
与辛
胺反应
耦合,实现了两电极体系中产物的高选择性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装置中
b
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电极
a
的电极反应可能为:
C
.中间的离子交换膜一定是质子交换膜
D
.电解过程中,
a
、
b
两极反应
物物质
的量之比为
2
∶
1
12
.冠醚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有机化合物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与正离子,尤其是与碱金属离子络合,二苯并
-18-
冠醚
-6
与
或
作用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冠醚与碱金属离子间的作用力可能为非共价键作用力
B
.冠醚与碱金属离子络合后形成化合物得到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C
.冠醚络合哪种阳离子取决于
O
与阳离子的配位能力
D
.通过冠醚将阳离子溶入有机溶剂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
13
.
已知
25
℃时
,
。某体系中,膜只允许未电离的
HA
自由通过
(
如图所示
)
。
设溶液中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液
Ⅰ
和
Ⅱ
中的
不相等
B
.
溶液
Ⅰ
中
C
.
溶液Ⅱ中的
HA
的电离度为
D
.
溶液
Ⅰ
、
Ⅱ
中水电离出的
之比为
14
.已知有如下三个烯烃加成反应
Ⅰ
kJ⋅mol
Ⅱ
kJ⋅mol
Ⅲ
kJ⋅mol
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由题可知丁烯稳定性是Ⅲ
>
Ⅱ
>
Ⅰ
B
.由题可知断裂碳
碳
π键和
氢氢
σ
键所消耗
的能量总是小于形成两个碳氢σ
键所放出
的能量
C
.由题可知烯烃的稳定性与双键碳上的取代基和构型有关
D
.由题可知,由于
Ⅰ
、
Ⅱ
、
Ⅲ
断键和成键都一样,因此反应的
不能由键能计算得到
15
.
常温下
,
向
20
mL
0
.
1
mol
/L
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的
固体
,
一段时间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一模)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