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道德与法治上

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青海省 西宁市 格式: DOCX   9页   下载:5560   时间:2024-02-26   浏览:53348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青海省西宁市 2023-202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 分,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 3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3 名航天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 .法律关系 2 .古语云: “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这些话启示我们(     ) ① 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了解和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 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 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 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④ 只有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 2023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 11 月 8 日开幕,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技术社群和民间团体的嘉宾们,重点围绕创新发展、网络安全、文化交流、民生福祉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因为(     ) A .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来自任何方面的需要 B .互联网上的交往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 C .互联网的消极作用明 显取代了其积极作用 D .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4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在网上交朋友、发祝 福、抢红包 …… 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现象也随之出现。对此,青少年应该(     ) A .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B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完全依赖网络交友 C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D .拒绝使用电子产品,远离网络虚假世界 5 .据调查,外卖小哥骑车闯红灯、抢占机动车道、逆向行驶等问题,是许多城市久治不愈的交通顽疾。如果你是西宁文明出行倡导员,你认为合理的劝导理由是(     ) ① 公民应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② 违章行驶必将受到刑罚的处罚 ③ 市民须主动维护城市形象       ④ 违章行驶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6 .今年秋季开学之际,西宁市启动推进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 “ 政府统筹、教育主导、名校引领、资源共享、激发活力、办出实效 ” 的工作机制,此举旨在(     ) A .提醒、监督 、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B .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C .直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D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 .西汉著名学者扬雄在《传言 · 问道》中提出: “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 的观点,下列同学的行为表现与该观点不相符的是(     ) A .薇薇与朋友交往举止得体大方 B .莱莱见到老师总是能主动问好 C .可可在升国旗的时候东张西望 D .琦琦向同学虚心请教学习问题 8 .近年来,随着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抖音、快手等各大直播平台上越来越多的 “ 网红 ” 用千奇百怪方式博人眼球。针对这个现象有媒体评论: “ 博眼球也要有底线 ” 这里的底线指的是(     ) A .不撒谎 B .不违法 C .不犯罪 D .不违纪 9 .图示法是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把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下列图示中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在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时,老师出示了以下两则案例,请你判断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案例一:小钱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案例二:强强因醉酒驾驶被处拘役。 A .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 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 ② 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 “ 朋友 ” ,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③ 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 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 ④ 小强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③→① 12 .下面表格中微行为与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有序停放共享单车 遵守公共秩序 ② 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关爱他人 ③ 节假日到科技馆当志愿讲解员 服务社
青海西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