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安徽省滁州市苏滁现代产业园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下列文化遗存反映的信息印证了当时中国( )
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代表成就
彩陶、种植粟、磨制石器
玉器、陶器
黑陶、“蛋壳陶”
祭坛、女神庙、积石冢
玉器、水利工程、城池
分布地域
黄河中游地区
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
西辽河流域
长江下游地区
A.
区域文明孤立隔绝
B.
南北文化发展渐趋一致
C.
中原文化遥遥领先
D.
呈现文明多元发展格局
2
.
诸子百家思想中,几乎都有对水的认识和感悟。其中“民之归仁(归仁:归附仁德仁政)也,犹水之就下(就下:向低处流)”,反映的思想源自(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
.
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健五脏六腑、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全文贯彻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这体现了古代医学重视( )
A.
预防疾病
B.
强身健体
C.
修身养性
D.
对症下药
4
.
“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减轻百姓负担,劝课农桑,不夺农时;“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派造官员巡视各地,强调“农业种植的时间不能耽搁”。据此可知,盛世时期的统治者都( )
A.
侧重官吏考核
B.
重视民生
C.
注重民族和睦
D.
重用贤能
5
.
南宋在城乡贸易、宋金贸易中,交换商品有粮食、绢帛、海鲜等类。如临安市场的商品来自全国各地“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这反映了宋代(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农业技术的提升
C.
商业经济的繁荣
D.
海外贸易的发达
6
.
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先驱者积极倡导妇女教育,并着手创立女子学校,与男子学习相同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
A.
传播了西方革命理论
B.
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C.
冲击了封建道德礼教
D.
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7
.
秋收起义犹如惊雷炸响,却又轰然而败。敌我力量悬殊,当时的形势不要说取得全国的胜利,就连醴陵这样的县城也难以长期占据。毛泽东在关键时刻实事求是、当机立断,决定( )
A.
发动南昌起义
B.
将革命的中心转向农村
C.
召开古田会议
D.
通过长征进行战略转移
8
.
20
世纪
20
年代,华生电器在上海各大报刊刊登“请用国货电风扇”的广告;首先制造国货脚踏车的公司“大兴车行”在
1920
年开办之初,于《申报》刊登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苏滁现代产业园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