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新疆沙雅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3年 2022年 新疆 格式: DOCX   11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4   浏览:6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新疆沙雅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1页
剩余10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第一 学期八 年级历史 模 测试卷 满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有人评价 “ 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 此战 ” 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人民解放战争 2 . 1849 年至 1853 年,沙俄对黑龙江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述叙述最能反映沙俄 A .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 .在东亚军事实力很强大 C .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 .侵略注重获取经济利益 3 . “ 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 ”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三元里人民抗英 D .义和团运动 4 .用图示法理 清历史 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 方框内应填写(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内忧外患 D .中外联合绞杀 5 .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898 年 1900 年 列强办厂数目 ( 个 ) 800 1231 A .开辟五口通商 B .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增开汉口、南京等 10 处为通商口岸 6 .《日落紫禁城》中写道: “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一一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需变法图强。 ” 这里的 “ 几个读书人 ” 中应该包括(     ) A .梁启超 B .李鸿章 C .林则徐 D .陈独秀 7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 “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 1912 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 这种 “ 感受 ” 源自中国(     ) ①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 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 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 .《重返五四现场》中记载: “ 噩耗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慨,以至演成 1919 年 5 月 4 日的北京示威运动。 ” 文中所说的 “ 噩耗 ” 指(     ) A .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B .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C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9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握手,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 .黄埔军校的创办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北伐战争的开始 D .中共二大的召开 10 .王老师准备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她论文的关键词为: “1927 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 ” 。据此判断她论文的题目应该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八七会议 D .平型关大捷 11 .复兴 中学八 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一次以 “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 ” 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 A .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 C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D .四渡赤水河与遵义会议 12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 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的起点,局部抗战的开始。 ③ 武汉会战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④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3 .如图是近代中国漫画家 张漾兮于 1945 年发表的漫画《小距离》,据此可知作者: A .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的真面目 B .讽刺了各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 C .谴责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D .赞赏了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 -- 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 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5 .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A .社会生活变迁 B .纺织技术改进 C .民主制度确立 D .开埠范围扩大 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第 16 题 10 分,第 17 题 20 分,第 18 题 25 分,共 55 分) 16 .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准确的史实。请对下列史实 作出 判断,正确的在对应题目后面的括号中填 “ 正确 ” ,错误的填 “ 错误 ” 。 (1)1917 年鲁迅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2)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 (3)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出发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     ) (4) 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冼星海创作的
解释分析新疆沙雅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