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安鹤新
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
3月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产业共生是在分工不断细化的前提下,产业不同价值模块所出现的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状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可以在更加广泛的空间内优化市场分工,把某些生产加工环节放在更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进行生产,形成更具互补性、更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业务连接关系。如图示意
2002—2020
年中国与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各区域制造业协调性水平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产业转移对价值链上游国家短期内产生的影响是(
)
A.
降低工业品进出口贸易成本
B.
降低国内就业和环境压力
C.
腾出资源用于高端环节研发
D.
获取相关产业技术和服务
2.
中国制造业与非洲协调性水平最低的主要原因是非洲国家(
)
A.
劳动力价格上涨
B.
地方优惠政策少
C.
制造业原料不足
D.
制造业水平低
【答案】
1. C 2. D
【解析】
【
1
题详解】
产业转移对价值链上游国家而言,将一些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短期内可以腾出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用于高端环节的研发,提升产业竞争力,
C
正确;产业转移并不一定能直接降低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的成本,
A
错误;产业转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就业岗位,但也可能通过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不能简单说降低国内就业压力,且与环境压力关系不大,
B
错误;价值链上游国家一般是输出技术和服务,而不是获取,
D
错误。故选
C
。
【
2
题详解】
中国制造业与非洲协调性水平最低,主要是因为非洲国家制造业水平低,在产业配套、生产
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与中国差距较大,难以与中国制造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发展关系,
D
正确;非洲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地方优惠政策较多,制造业的原料较充足,排除
ABC
。故选
D
。
城市间存在复杂多样的联系,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并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各类要素的流动相互交织,如资金、高铁、科技和信息等维度的城市网络,分别反映了城市间不同要素的流动空间特征。下表示意中国五大城市群多网络中心性占比(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整体上,五大城市群外向程度中心性由强到弱的排序是(
)
A.
资金联系
>
科技联系
>
信息联系
>
高铁联系
B.
信息联系
>
高铁联系
>
科技联系
>
资金联系
C.
高铁联系
>
(地理试题试卷)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