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上

详解分析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2023年 贵州省 格式: DOCX   19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4   浏览:358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docx 第1页
剩余1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 题(二)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答题前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 卡相应 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用黑色字迹笔书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O—16    Mg—2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2023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绿色出行, 践行 “ 低碳生活 ” B .为方便生活,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 .植树造林,营造 “ 绿水青山 ” D .节约生活用水,降低人均用水量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连接仪器 3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铅笔芯 C .明矾能加速水中悬 浮杂质的沉降,可作净化水的絮凝剂 D .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4 .溴酸钠( NaBrO 3 )可与溴化钠混合用作金的溶解剂。 NaBrO 3 中 Br 的化合价是 A . B . C . +2 D . +5 5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C .烧煤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6 .如图所示, “ 氧循环 ” 和 “ 碳循环 ” 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关于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碳循环中的 “ 碳 ” 是指碳元素 B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质量守恒 C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减少 D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 . “ 洁厕灵 ” 和 “ 漂白精 ” 不能混用,两者混合后会发生下列反应: NaClO+2HCl= NaCl+X ↑+H 2 O 则 X 的化学式 A . Cl 2 B . ClO 2 C . O 2 D . H 2 8 .惠水金钱桔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的特产。惠水金钱 桔 酸甜适口,桔味浓郁,其中维生素 C ( C 6 H 8 O 6 )含量丰富。下列关于维生素 C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C 中含有氧气分子 B .维生素 C 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 .维生素 C 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 .维生素 C 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加热氧化汞: D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0 .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两极都有气泡产生,实验结束发现 a 、 b 两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条件下, H 2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O 2 的大 B .与 a 玻璃管相连的电极为电源的正极 C .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 D .打开 b 玻璃管活塞,在活塞口点燃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11 .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主火炬塔所使用的燃料是甲醇( CH 3 OH ),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和氢气通过科学的催化反应合成甲醇,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 D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12 . CO 2 含量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O 2 的低能捕集、转化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题 35- 图是以 CO 2 为原料制取炭黑( C )的太阳能工艺简易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 I 为分解反应 B .生产过程中 Fe 3 O 4 可以循环使用 C .该方法有利于减弱全球气候变暖 D .反应 Ⅱ 中 C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13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容器中甲、乙、丙、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乙和丁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 B . a 的值为 13 C . 丙一定 作催化剂 D .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4∶1 14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B 除去 CaO 中少量的 CaCO 3 高温煅烧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炭层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A . A B . B C . C D . D 15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 g (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in 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b g C . M 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分别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解释分析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