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物理学科期中测试题
分值:
100
分
时长:
60
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测量仪器对应的读数,正确的是( )
A
.
3.35cm
B
.
5min18s
C
.
24℃
D
.
70km/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
冰
”
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
“
雾里山
疑
失,雷鸣雨未休。
”“
雾
”
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露
”
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霜
”
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3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
其中
“
山
……
向船尾跑去了
”
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船
B
.山
C
.流水
D
.河岸
4
.人工智能已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市面上一款
“
小米
AI
音箱
”
,只要用户对着音箱说出
“
小爱同学
”
几个字便可唤醒音箱并与其进行语音交流,有关
“
小米
AI
音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B
.它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
C
.它的声音是超声波
D
.与用户交流用的是次声波
5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2∶1
,时间之比是
5∶2
,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5∶10
B
.
15∶2
C
.
5∶6
D
.
4∶5
6
.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
个
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音调不同
B
.乙、丙响度不同
C
.丙、丁音色不同
D
.甲、乙、丙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
7
.如图所示,关于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变小
B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依然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C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和像之间,像会被遮挡
D
.当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蜡烛的像也会向左移动
8
.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一座山崖鸣笛,
2s
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
330m
。则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 )
A
.
10m/s
B
.
100m/s
C
.
35m/s
D
.
350m/s
二、多选题
(本大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
.如下
图列
出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
B
.
玩具在镜中的像
C
.
树荫
下形成圆形光斑
D
.
桥在水中的倒影
10
.下列关于验证性小实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
.将系有细线的小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上,会看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环境相同的地方,蒸发快慢不同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
C
.对冷玻璃哈气,玻璃上会产生小水珠,这说明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D
.将充满紫色碘
蒸气
的烧瓶放进冷水,发现烧瓶内壁会附着碘粉粒,说明碘
蒸气
可以升华
1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冰是晶体
B
.冰的熔点是
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5
分钟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2
.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
s
-
t
关系
图象
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甲、
乙一直
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乙在运动了
1.5km
处相遇
C
.前
5min
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
.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相遇一次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3
.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
“
超声波
”
或
“
次声波
”
)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
,因而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14
.有一则科学笑话,说的是清朝末年,洋人请清廷官员吃冰棍,官员见冰棍冒着
“
白气
”
,以为是热腾腾的食品,大吃一口,吞吐两难。冰棍冒
“
白气
”
的原因是:
。在我们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会出现霜、玻璃上出现冰花,这些都是
现象。
15
.
PM2.5
是指大气中直
径
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直径约为
m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孔径为
300nm
的口罩,这种口罩
(填
“
能
”
或
“
不能
”
)有效的阻止人体对
PM2
.5
的吸入。
四、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6
.如图,两平面镜相互垂直。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①
画出经过平面镜后的两条反射光线,
②
标出第二次反射后反射角的大小。
17
.如图,墙壁上竖直放置着一块平面镜,小明将激光笔从
S
点照向
山东日照市北京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