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
B
2023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化
学
本试卷共
9
页、
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
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化学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Zn 65
Ga 7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4
分。第
1
~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
~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下列所述物质为金属材料的是
航空航天成果
物质
宇航服中的聚酯纤维
C919
外壳中的铝锂合金
北斗卫星使用的氮化铝芯片
长征火箭使用的液氢燃料
选项
A
B
C
D
2
.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广东剪纸、粤绣、龙舟制作技艺、广彩瓷器烧制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广东剪纸所用纸张的漂白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
.粤绣所用蚕丝绣材含有天然有机高分子
C
.龙舟表面所涂红色颜料的成分是氧化亚铁
D
.绘有金色花纹的广彩瓷器含有硅酸盐
3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利用工业合成氨实现人工固
氮
具有还原性
B
用石灰乳除去烟气中的
是酸性氧化物
C
将锌块镶嵌在轮船底部防腐
锌的金属性比铁强
D
用
除去试管中的银镜
具有强氧化性
4
.聚乳酸广泛用于制造可降解材料,其生物降解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乳酸属于烃的衍生物
B
.
分子含有
σ
键和
π
键
C
.乳酸分子不含手性碳原子
D
.使用聚乳酸材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5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
NO
并回收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
NO
气体
B
.用装置乙除
NO
中的少量
C
.用装置丙收集
NO
气体
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
固体
6
.如图所示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X
、
Y
、
Z
、
W
、
E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
Z
、
E
同族,
基
态
Y
原子的核外有
3
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
中只含有离子键
C
.
Z
、
W
、
E
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D
.电负性:
7
.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
l
含有
Si
-
Cl
键的数
目
为
B
.
24g Mg
与稀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C
.
1L 1
.
0
溶液含有阴离子的总数为
2
D
.
11
.
2L NO
与
11
.
2L
混合
后分子的数目为
8
.陈述
Ⅰ
和Ⅱ均正确并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
Ⅰ
陈述Ⅱ
A
用明矾净水
胶体具有吸附性
B
Na
着火不能用水扑灭
Na
可与水反应产生
C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二氧化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
用
84
消毒液进行消毒
NaClO
溶液呈碱性
9
.二乙胺[
]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0
.
01
水溶液的
B
.
水溶液的
pH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水溶液加水稀释,
pH
降低
D
.
水溶液中:
10
.硒(
Se
)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已知
Se
与
S
同族,一种含硒的功能分子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沸点:
B
.
Ⅰ
中
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C
.Ⅱ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
.Ⅲ含有的元素中
O
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11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
g
)通过灼热铁粉:
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C
.氢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
D
.
溶液中加入酸性
溶液
:
12
.汽车尾气中
NO
产生的反应为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
和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曲线
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
T
下
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
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
随时间(
t
)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
T
下、
0
-
40s
内
B
.
M
点
小于
N
点
C
.曲线
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充入氧气
D
.若曲线
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则
13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和玻璃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
被氧化产生
B
.试管内
层溶液褪色,说明
具有还原性
C
.试管中浸有品红溶液的棉球褪色,说明
具有氧化性
D
.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
生成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
晶体
向
溶液中加入
95
%的乙醇
B
制备
胶体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饱和溶液继续煮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二模) 化学 试卷docx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