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沁园春·雪
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
.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
.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
.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
.学习比较阅
渎
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作者资料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主要作品】《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等。
2
.
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
1936
年
2
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
开发表,引起了极大
的轰动。
3
.
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
一
“阕”。
若词有
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基础知识】
(
1
)读准字音
莽
莽
(
m
ǎ
ng
)
妖
娆
(
r
á
o
)
折
腰
(
zh
é
)
成吉思
汗
(
h
á
n
)
稍
逊
风骚
(
x
ù
n
)
分
外
(
f
è
n
)
数
风流人物
(
sh
ǔ
)
今
朝
(
zh
ā
o
)
分
别
(
f
ē
n
)
数
目
(
sh
ù
)
朝
代
(
ch
á
o
)
(
2
)词语释义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表示敬慕、倾倒
第1课 沁园春·雪(原卷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试卷学生掌握情况分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