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考历史五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见或圆或方的石头圈遗迹,属于专门的墓地和祭祀遗址。较晚的大型积石冢内一般都有中心大墓,规模大、墓室砌造得较厚重精致、随葬玉器较多。遗址中“女神庙”和“祭坛”凸显中心地位,“女神庙”里供奉的神祇是这些聚落和社群共有的崇拜和祭祀对象,其后面的“祭坛”也是大家共同的祭祀活动场所,由此可知,红山文化( )
A.
已经形成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
B.
属于新旧石器交替时期的遗存
C.
形成祭祀与信仰的宗教共同体
D.
已初步具备早期国家形态特征
2
.
公元
84
年,汉章帝下诏:“自牛疫已来,谷食连少……刺史、二千石不以为负。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赁种饷,贳(借)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其后欲还本乡者,勿禁。”该措施( )
A.
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
B.
体现了农业政策的灵活
C.
造成了户籍管理的混乱
D.
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
3
.
下表是有关唐朝中后期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绢马贸易”的记载。由此可推知,当时( )
出处
概况
《册府元龟》
[
开元十七年(
729
年)正月庚戌
]
骨咄俟斤逻男骨都施来朝,献马二(匹),授郎将,赐帛三十段
《全唐文•敕突厥可汗书》
[
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往者先(毗伽)可汗在日,每年纳马不过三四千匹,马既无多,物亦易办……此后将马来纳,必不可多,还如先可汗时,约有定准,未使交易
《旧唐手•田纥传》
自乾元(
758-760
年)之后。(回纥)屡遣使以马和市鳍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造继留于鸿驴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
A.
政府日益放宽互市贸易的限制
B.
政局变迁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
C.
藩镇割据加剧战马的缺口问题
D.
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互补性增强
4
.
北宋前期的知识分子将曹魏视为正统,对其代汉的行为并没有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强调统一政权优先于血统。如欧阳修的《魏论》中写道:“故魏之取汉,无异汉之取秦,而秦之取周也。夫得正统者。汉也:得汉者,魏也;得魏者,否也。普尝统天下矣。推其本末而言之,则魏进而正之,不疑。”但到了南宋,朱熹在编修《资治通鉴纲目》时以蜀国纪年,以文化正统来维持合法性。关于这种变化,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史学家可建构事件之间的逻辑
B.
弄清基本事实是史学家的根本追求
C.
历史事实有时会因解释而变化
D.
不同记录方式反映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