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历史四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据此推断,北京人( )
A.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懂得狩猎和采集
C.
已经会使用和保存火
D.
学会农耕和纺织
2
.
某博物馆要求选出最能体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最应该当选的是( )
A.
B.
C.
D.
3
.
我国历史上封建皇帝曾采取了许多开明的政策。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
A.
树立威信入
B.
自知之明
C.
爱民如子
D.
隋亡之鉴
4
.
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各种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如图“▲”处分别为( )
A.
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
B.
洋务运动、民主科学
C.
义和团运动、师夷长技
D.
百日维新、民主科学
5
.
某历史小组在进行主题研究时搜集到以下国际会议,据此推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召开时间
会议名称
2024
年
4
月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2024
年
7
月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2024
年
11
月
第五届博鳌“一带一路”全球金融大会
A.
区域集团化
B.
政治多极化
C.
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多极化
6
.
1943
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
10
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巨大
C.
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的需要
D.
抗战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7
.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下列事件属于这股“春潮”的是( )
A.
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
D.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数千年婚姻手续的定则。但到了民国初期,“往往有借旅馆及青年社行结婚者”“由自主而得父母之允许的也很多了”。这体现出辛亥革命( )
A.
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
推动了自由民主观念的认同
C.
开启了西方科学思想传播
D.
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9
.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如图所示)
1984
年
5
月
31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
2001
年
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5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