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博物馆遇上
AI
,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该一味回避。有两种倾向需要我们警觉:一种是认为人工智能很快就能取代大量人的工作;另一种是认为人工智能离我们还远着呢,别着急,等它完全成熟再去拥抱也不迟。
.
我认为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先说第一种倾向。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它的发展升级一定是渐进的,不可能很快就全面取代人工劳动。即使到了全面取代之时,相信也会诞生新的行业和工作,如今过多的担心是杞人忧天。比如,从前汽车、火车取代马车、轿子,但新产生的司机数量远超马夫、轿夫,乘客更是几何级增长。无数历史经验说明,对一切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实验、去融入,让它尽快为我所用,从中找到共生和发展机会,才是可取的。
再说第二种倾向。人工智能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不存在一个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大模型。各领域的模型更多要靠自己来建立。全国博物馆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是由各个大、中、小型博物馆的各类模型融合而成。不管什么类型的模型,专业的学术问题还是需要本专业人员来解决。当今,科技迅速发展、技术快速迭代,在科技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代节点上,若是一步掉队,极可能导致步步落后,甚至被时代无情淘汰出局。
纵观世界,在
AI
应用上先行一步的博物馆,已经在藏品管理、展览策划、广告、沉浸体验、展览讲解、藏品修复保护、市场调查、观众服务、管理运营等很多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就发展趋势来看,博物馆和
AI
的结合只会越来越紧密。因此,我国的博物馆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做才能拥抱
AI
?自己准备充分了吗?
人工智能由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组成。三者之中,算力是硬件设备,算法是由数学专家来搭建模型,至于涉及各个馆的各种数据,则只能是由博物馆方来提供。数据提供的多少,与
AI
应用的深度、广度、准确度是呈正相关的。明乎此,就知道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提供数据资源。比如,藏品特别是展品所承载的信息(数据)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图像、名称、时代、质地、规格、来源、流传、保存、保护、鉴定、研究、展览、出版等),整理、收集仍存在薄弱环节。直到最近,我看到的一些博物馆库房里,藏品信息还是考古单位移交时文物标签上写的那几行字,几十年也没见有多少增加和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