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一试卷 初一历史上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期末试卷 部编版 2024年 2023年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格式: DOCX   16页   下载:5969   时间:2024-01-24   浏览:13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第1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第2页
剩余1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七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全卷共两道大题,总分 70 分; 3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绘制早期人类代表 —— 北京人生活的 想像 画,画中能出现的场景是(      ) A .建造房屋 B .制作陶器 C .保存火种 D .煮食粟米 2 . 1963 年 6 月至 7 月,考古学家对黑龙江省 莺歌岭遗址 进行了发掘。其文化遗存有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陶器、骨角器及少量磨制石器。据此推断,此遗址属于(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3 .下列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出(      ) A .定居生活的结束 B .从种植到采集的转变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从采集到狩猎的转变 4 .远古时期有 “ 神农耕而作陶 ”“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 ” 的传说。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发掘出距今 8000—6000 年的独木舟、陶器等。这些考古发现 (      ) A .证明黄帝发明了独木舟 B .印证了传说都不可信 C .证明神农发明了陶器 D .印证传说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 5 .大型文 博探索 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十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 鼎中的王者 …… 封印着商代密码与故事的国之重器。铸造这件 832.84 公斤的青铜器,前后各道工序均需大量熟练工人协作配合。 ” 这件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6 . “ 行之(法)十年,秦民大说(高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 材料说明了(      ) A .管仲改革的原因 B .商鞅变法对秦的影响 C .皇帝制度的影响 D .秦朝二 世 而亡的原因 7 .下列文物反映的主题是(      ) 圆形 方孔半两 钱            铜量                                     铜权 A .秦朝疆域的幅员辽阔 B .秦朝经济的统一措施 C .秦朝文化的繁荣发展 D .秦朝交通的四通八达 8 .许多成语典故源自历史事件。下列选项中与时间轴 ① 处成语匹配的历史事件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楚汉之争 9 .随着西汉王朝的强盛,汉初的 “ 无为而治 ” 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思想统治政策转变为(      ) A .勤俭治国 B .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C .休养生息 D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0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公元前 138 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 .汉朝的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11 .《后汉书》记载: “ 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保护)之。(公元前 60 年)宣帝改曰都护。 ” 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B .淝水之 战发生 的原因 C .海上丝绸之路的 开通 D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12 .班 固评价 《史记》: “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 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 A .《史记》是唯一 一 部纪传体通史 B .《史记》仅具有史料价值 C .司马迁记事公正,秉笔直书 D .司马迁所记人物生动形象 13 .东汉太学生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 作文章 亦用纸写,比使用简牍更为方 便、省时、省力。为这一变化 作出 贡献的人物是(      ) A .蔡伦 B .祖冲之 C .华佗 D .张仲景 14 .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通过观察下列 “ 马 ” 字的演变,你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甲骨文                   小篆                     楷体 A .甲骨文 “ 马 ” 字是形声字 B .小篆是商朝通用的文字 C .楷体是最早的成熟文字 D .中国汉字一脉相承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16 题 10 分, 17 题 9 分, 18 题 10 分, 19 题 11 分,共 40 分) 16 .先贤的思想和成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 经典名句 以百姓心为心。 —— 《老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名片 一 人物: _____________ 朝代:战国 成就: _____________ 简介:他利用自然地形和水力,设计了泽惠千秋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 天府 ’ 也。 ” 名片二人物:贾思勰 朝代:北朝 成就:著有《齐民要术》 简介:作者把帮助百姓谋生的经验技术写在了书里。如教导农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 材料二: (1) 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出自哪两个学派?概括材料中蕴含的共同思想理念。 (2) 仿照名片二,完善名片 一 。材料二中两项成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上述先贤的思想和成就给你怎样的感悟?(不得照抄原文) 17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国家形成 材料 一 :二里头文
黑龙江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