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首页 高三试卷 高三语文下

湖南益阳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docx

2024 湖南省 格式DOCX   5页   下载31   2024-04-11   收藏17   点赞2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湖南益阳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docx 第1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湖南省 益阳 市 2024 届高三 十 校 联考 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含答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 (本题共5小题,1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著述,陆机的《文赋》同《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等中国古代经典文论,是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命题。例如,《文赋》对 “ 艺术想象 ” 问题的相关论述早于意大利批评家马佐尼的《〈神曲〉的辩护》1300多年,而它对言、象、意传统命题的拓展及其所对应体现的文本、世界、作者的三维关系,更是遥遥领先于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 “ 文学四要素 ” 。《文赋》对 “ 想象 ” 问题的论述展示了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者、文本与世界三者之间的辩证转化关系,并呈现出如下特征。 其一,想象始于 “ 观 ” 。关于想象在写作构思中的样态和作用;陆机在《文赋》中有具体且富有原创性的论述,为后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 “ 神思 ” 说奠定了基础。陆机认为,想象始于 “ 伫中区以玄览 ” , “ 伫 ” 的致静与 “ 玄览 ” 的灵动既相对应又相统一。 “ 伫 ” (或 “ 佇 ” )即 “ 久立 ” ,蕴含长久孤独思索之意,它以 “ 立 ” 的姿态,表明创作者 “ 致虚极,守静笃 ” 的主动性;其与庄子 “ 形似槁木,心如死灰 ” 的 “ 隐机而坐 ” 具有本质的不同,庄子体于道,陆机致于言。因此, “ 虚静 ” 应是创作构思的必要步骤,而非目的本身;以静 “ 致 ” 动,静以养 “ 思 ” , “ 伫立 ” 是为了.更深刻细微地 “ 玄观 ” 字宙;文学创作的 “ 艺术想象 ” 正是从 “ 观 ” 万物并作、 “ 瞻万物而思纷 ” 开始的。 其二,想象经于 “ 游 ” 。想象始于 “ 观 ” ,还必经于 “ 游 ” ,方可从 “ 眼 ” 入 “ 心 ” 。在中国哲学中, “ 游 ” 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诸如孔子的 “ 游于艺 ” 、庄子的 “ 逍遥游 ” 、屈子的 “ 浮游求女 ” 等不同的思想面向,这种复杂性对《文赋》有明显的影响痕迹。陆机认为艺术想象的过程细微精妙,他强调 “ 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 ,就是要摒弃外物之累,消除二元对立,实现物我合一的状态。在这里, “ 我 ” 不再是观物的主体,而是与物同游、化合为物的精神显现。而 “ 心游万仞 ” 则是指物我合一的想象、遨游乃至沉思过程,对于这种精神游历状态,庄子 “ 吾丧我 ” 的描述更为形象。所不同的是,陆机强调鲜明的 “ 存我 ” 意识,因为《文赋》的写作目的是论述文学创作何以可能,只有 “ 存我 ” 才能实现从 “ 物象 ” 到 “ 我思 ” 的写作转化。 因此,《文赋》的 “ 艺术想象 ” 与庄子的以想象活动实现审美超越属于不同的问题场域,应分别对待。把外物之 “ 观 ” 转化为内心之 “ 游 ” ,实现从外到内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对于文学创作具有决定性作用。写作如牛马反刍,若没有外 “ 观 ” 之积累,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陷入 “ 玄想 ” 漫思之中,无法形成艺术之 “ 象 ” ;而没有内心之 “ 游 ” ,则无法摆脱 “ 为文 造情 ” 的外在功利,无法实现 “ 游于艺 ” 的艺术欣赏,更无法达到 “ 逍遥游 ” 之 “ 取象言道 ” 的境界。 其三,想象即 “ 赋形 ”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以物我两忘的融合状态促发想象思维是重要的准备阶段,但不能止于此。想象是关于某种 “ 象 ” 的思,在创作者的想象活动中,其所想之 “ 象 ” 必然要不断清晰化、具象化、立体化,亦即想象的 “ 赋形 ” 。伴随着 “ 情 ” 的逐渐条理有序与理性化,寓身于情思的 “ 物象 ” 如漂浮散漫的片片白云,聚集成特征鲜明的具体 “ 意象 ” 。此 “ 意象 ” 已经不是观物之视、观物之闻的外在 “ 物象 ” ,而是转化成 “ 胸中之竹 ” 的 “ 意中之象 ” ,从 “ 眼前之竹 ” 到 “ 胸中之竹 ” 的转换性实现,体现了从 “ 物 ” 到 “ 意 ” 的真正蜕变,文学创作迈出了 实质性的一步。因此,《文赋》中 “ 想象 ” 何以可能的命题呈现出文学创作构思的具象化过程,想象是从 “ 物象 ” 到 “ 意象 ” 的 “ 赋形 ” 转化过程。 其四,想象需 “ 以言行事 ” 。与西方强调纯粹的想象不同,陆机的艺术想象更为推崇如何 “ 成文 ” 这一具体目的,换言之,想象需 “ 以言行事 ”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想象促使言说,并最终以言说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二是想象本身即言说,想象以语言为基础。具体而言,文学写作 最终以语言文字呈现,想象在兴 “ 意 ” 、聚 “ 象 ” 、成 “ 言 ” 等全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从思到言,过程曲折艰难, “ 于是沈辞弗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
湖南省益阳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docx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