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11月24日,全球首批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的数据舱,在海南陵水海域安装全部完成。此数据中心系统将服务器安放在海底的压力容器中,通过海水的流动进行自然冷却,具有绿色低碳、安全可靠、降本增效等优势。该系统易于与海上的清洁能源融合,将海洋电力转化为算力,助力数据中心碳中和。据此完成1~2题。
1.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有利于节约
A.水资源
B.空间资源
C.建设资金
D.研发成本
2.海底数据中心获得最便捷且清洁的海洋电力来源是
A.地热能
B.核能
C.风能
D.可燃冰
随着交通与科技的发展,人口、信息与物质流通的便捷程度迅速增强,区域特色鲜明的地方小吃不断向外扩散,尤其称为“国民小吃”的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都存在跳跃式扩散(指地方小吃在扩散中跨区域的空间不连续扩散模式,从小吃产生源地或者聚集区域越过周边邻近地区直接扩散到其他城市)。下图示意2019年7月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在空间集聚方面,兰州拉面与沙县小吃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差异
B.饮食文化差异
C.交通条件差异
D.地形地貌差异
4.相对于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更利于
A.饮食的多元化
B.拉动区域经济
C.完善基础设施
D.民族文化交流
5.下列最有利于沙县小吃跳跃式扩散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
B.哈尔滨
C.成都
D.南昌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分为起步期(2000—2008年)、成长期(2009-2014年)和高速发展期(2015-2019年),政策、劳动力、资本和基础等要素影响城市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我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水平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素是
①产业升级
②资金的流动
③人才数量变动
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水平重心迁移的最可能主要是由于南方城市
A.政府干预
B.劳动力迁入
C.资本投入
D.开发历史早
8.目前城市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行业是
A.数字货币
B.无人商场
C.无人驾驶汽车
D.智能售票系统
下图的左图为江西省某重点中学运动场大致南北走向的跑道景观,拍摄于2024年3月6日,右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9~10题。
9.左图拍摄时间大致是北京时间
A.6:45
B.9:45
C.15:45
D.18:45
10.若此年内在同地、同时刻、同方位再次拍摄到此景观图,最接近的节气是
A.惊蛰
B.清明
C.白露
D.寒露
格陵兰冰盖地区都在经历表面融化且融化期较长,近几十年的融化天数整体上表现为增长趋势。格陵兰冰盖划分为6个流域:西南流域(SW)、正西流域(CW)、东南流域(SE)、西北流域(NW)、正北流域(NO)、东北流域(NE)。下图示意1996-2021年格陵兰冰盖融化天数变化显著性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11.水循环最不活跃的格陵兰冰盖流域是
A.东南
B.正西
C.西南
D.东北
12.图示冰盖融化天数非显著增加,致东南流域比西南流域多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势
D.盛行风
13.西南流域的冰盖融化天数显著增加区域广,其最可能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破坏
B.暖湿气流
C.生物繁殖
D.海水增温
干旱区的沙埋会影响土壤氧含量、盐度、湿度、营养状态、土壤温度等,不同程度的沙埋影响荒漠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轻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长参数差异(轻度沙埋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据此完成14~16题。
物种
生长环境
株高(m)
地径(cm)
平均冠幅(cm)
叶面积指数
根冠比
梭梭
轻度沙埋
1.68
7.55
188.9
0.72
0.43
非沙埋
1.77
5.32
149.46
0.66
0.56
14.推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A.透气性降低
B.矿物质减少
C.黏粒含量增加
D.酸性逐渐增大
15.由表可知轻度沙埋使得梭梭
A.抑制生长
B.根系更为发达
C.增加吸收土壤养分
D.水分利用效率低
16.轻度沙埋后的根冠比变化,会产生的影响是
A.浅层土壤盐分降低
B.光合作用减弱
C.地表升温明显
D.地径生长受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跨我国东北及华北沿边境地区、蒙古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此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下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图示蒙古国部分可耕地面积很小,可开发潜力有限。图示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超过5000万公顷,占经济走廊耕地面积的60%以上,但可开发土地利用率较低。我国近年开展了对俄耕地“公司+农垦+园区+物流”合作模式,此举既可达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缓解国家耕地压力的目的,又促进俄罗斯农业发展,实现两国的合作双赢。
(1)指出图示蒙古国耕地可开发潜力有限的气候条件。(4分)
(2)简述中俄“公司+农垦+园区+物流”合作模式对俄罗斯农业贸易的有利方面。(6分)
(3)说明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浅滩与沿海河
江西省2024届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