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研究表明:冰川流域部分岩石的化学风化可以对大气中
CO₂
浓度的上升起到负反馈的调节作用,即自然界含有某类基岩成分的岩石化学风化具有碳汇功能。有专家建议:将这类岩石碾碎添加到土壤中,可以助力早日实现
“
碳中和
”
。下图为冰川变化、化学风化、
CO₂
收支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图(虚线箭头表示
①②③④
化学风化时
CO₂
的运移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具有碳汇功能的基岩成分是(
)
A.
硫化物
B.
碳酸盐
C.
有机碳
D.
硅酸盐
2.
图中甲处岩石化学风化作用特征显著。该特征是(
)
A.
岩石表面多斑驳颜色
B.
为棱角分明的流石滩
C.
岩石表面磨圆度较好
D.
狭长且曲折的蛇形丘
【答案】
1. D 2. A
【解析】
【
1
题详解】
据题意可知,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①②③④
化学风化时
CO₂
的运移方向。据所学可知,碳汇是指将大气中的
CO₂
储存在植物体或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从图中可知,图中硫化物、碳酸盐、有机碳的箭头向上,只有硅酸盐风化的箭头朝下,具有碳汇功能,
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
【
2
题详解】
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会导致岩石的颜色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如出现铁锈
色、黄色等氧化色,通常会使其原有的鲜艳色泽逐渐变得暗淡或出现不均匀的色调变化,故岩石出现斑驳颜色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A
正确;化学风化会导致岩石硬度降低,但岩石磨圆度较好属于侵蚀作用,流石滩是强烈的寒冻风化与物理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属于物理风化,
BC
错误;蛇形丘是冰川消融时,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渗入冰川下,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后,隧道中的砂砾就沉积形成冰水堆积地貌,
D
错误。故选
A
。
墒情是指作物耕作层土壤中含水量多少的情况。深层土壤是浅层和中层水分存储和供应的贮水库,具有调节功能,在失墒期,深层土壤水分不断向上输送,在增墒期,浅层土壤中过剩的水分不断下渗,在深层土壤保存,但在供应和存储的时间分布上有一个延迟。图是黄土高原某冬小麦产区(
35°44′N
,
107°38′E
)
3-11
月土壤多年平均含水量(
mm
)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受气候影响小、含水量季节变化幅度最小的深度是(
)
A. 20cm
B. 80cm
C. 120cm
D. 180cm
4.
深层土壤水分不断向
【地理】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