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
阅读下面的演讲稿开头,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翻开中华文明的典籍,追
sù
①_____“和”的智慧,我们发现它早已镌刻在历史的脉络中。孔子讲授“礼之用,和为贵”,将“和”视为处世之根本;道家倡导“天人合一”,在自然与人文的交
róng
②_____中探察“和”之奥妙。“以和为贵”的古训提醒我们:自然因和谐而生机勃勃,人际因和谐而友善稳定,世界因和谐而繁荣
xuàn
③_____丽。让我们从历史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和”的真谛,让这千年的哲思继续焕发光彩。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填入文中□□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
审查
B.
审视
【答案】
【小题
1
】溯
融
绚
【小题
2
】
B
【解析】
答案:
(
1
)溯
融
绚
(
2
)
B
(
1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题目中的汉字分别是:溯、融、绚。
(
2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
审查:指审核、调查,或者说是对某项事情、情况的核实、信埋核查。
B.
审视:意思是仔细地看,反复分析。
句中的意思是分析“和”的意义,使用“审视”恰当。
故选:
B
。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
.
下面是小组同学搜集的与“和”有关的古诗文名句,请根据语境补充完整。
(1)
______
”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大自然的山光水色,内心平和空明。
“野马也,尘埃也,
(2)
______
”庄子在《北冥有鱼》中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揭示了世间万物皆因自然气息相互关联、和谐共生的规律。
人际之和
“
(3)
______
,
______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告诉我们:和睦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即使对方远在天涯,也仿佛就在身边。
“
(4)
______
,
______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幅老少和乐、岁月静好的画卷。
世界之和
杜甫胸怀天下的宏愿,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
(5)
______
,
______
”的感叹,将个体安乐升华为对天下苍生共沐和煦的深切祈盼。
【答案】
【小题
1
】潭影空人心
【小题
2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小题
3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小题
4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注意“髫”的书写)
【小题
5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答案:
(
1
)潭影空人心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教师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