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临考模拟卷(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
分。
1
.
陈寅恪曾提出“诗史互证”观点,认为诗往往比历史更真实,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下列诗句中描写北宋时期历史的是( )
A.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B.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C.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2
.
行会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城市同行业者建立的一种组织。如图是当时部分行会的徽章。这些徽章可以佐证当时( )
A.
自治城市走向联合
B.
手工行业类别多样
C.
封君封臣等级森严
D.
封建势力急剧衰落
3
.
2023
年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
载人飞行任务,如图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上述内容反映了我国( )
A.
强大的科技实力
B.
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
C.
多彩的日常生活
D.
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
4
.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
1912
年为民国元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
26
年,请问下列哪些事件在他出生那年发生的(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红军长征开始
C.
全民族抗战开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稳定物价、剿匪反腐等运动,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抗美援朝。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
A.
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
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
6
.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分属内政与外交两个领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内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者的关系是( )
A.
互不干扰和影响
B.
相互贯通和促进
C.
彼此独立和牵制
D.
互相制约和干涉
7
.
“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石榴火红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如今粒粒晶莹又抱作一团的石榴籽,成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为这种民族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众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8
.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突出。下列这些外交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 )
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提高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临考模拟卷(五).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