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19
世纪
30
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
300
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 )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资本家受到璞鼎查的煽动
C.
广州商品经济发达
D.
打开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
2.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
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邓世昌黄海大战
D.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4.
“
1894
年那场大败,使学者、官员甚至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为彻底的改革才能挽救危机。”这说明
(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清政府内部矛盾的消除
C.
甲午战败刺激民族觉醒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5.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 )
A.
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
B.
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6.
京城官员士大夫聚集,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
,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清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
交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
传统观念制约交通发展
C.
近代社会转型异常艰难
D.
中国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7.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段材料反映哪个历史事件
( )
A.
黄花岗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广州起义
D.
安庆起义
8.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
( )
①斗争的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②都是在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下
③都是进行的武装斗争
④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
下图是
1917
—
1920
年部分历史事件。从中可看出
( )
A.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0.
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
100
多次,参加人数达
30
万以上。这些工人运动的开展,是为了
( )
A.
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
B.
筹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C.
落实党的一大决策
D.
与国民党展开合作
11.
近代中国一所军校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人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该学校的创办
( )
A.
维护清朝的统治
B.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2.
历史解释是
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古田会议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1929
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
B.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C.
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
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指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3.
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14.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上
10
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该电报
( )
A.
为研究事变爆发的原因提供了真实史料
B.
掩盖了日本蓄谋已久、发动战争的目的
C.
信息完全捏造,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D.
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偶然性
15.1937
年
8
月,淞沪会战爆发。除了国民党中央军之外,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等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投入到战争中,共
70
多万人。社会各阶层踊跃支持,工人、商人、妇女都给予军队很大帮助。从中可以看出
( )
A.
中国军
队扭转战局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
C.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国内的阶级矛盾完全消除
16.
口号通常是对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按其捉出时间先后,
湖南衡阳县井头镇大云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