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
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
2022
年,考古学家对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展开考古发掘,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器、骨器、水稻等遗存。这类考古发现还可能出现在(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
.下面材料共同说明了(
)
甲骨文记载:
“
辛已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
”
(武丁卜辞问:商王召集人马,命令妇好征伐土方)
考古发现:妇好的墓葬出土了
100
多件青铜兵器,显示其重要军事家身份
A
.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
B
.商朝时期的青铜文明辉煌灿烂
C
.甲骨文造字特点
D
.私有观念的产生
3
.下面两件文物可用于研究西周(
)
出土于北京琉璃河,两件青铜器内铭文内容相同。铭文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盉、罍来纪念这一事件。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4
.下侧示意图中
①
处应为(
)
A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C
.百家争鸣流派众多
D
.商品贸易逐渐活跃
5
.有学者认为,文帝、景帝勤政爱民,实行
“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
的仁政,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百姓自食其力,勤于耕作,形成了勤劳务实的社会风气,出现
“
文景之治
”
的局面。他意在说明(
)
A
.汉朝初年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B
.西汉时期农民地位显著提高
C
.法治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D
.统治者调整政策,推动了国家发展
6
.北魏贵族司马金龙夫妇墓中的漆画,人物的面相、服饰,与东晋顾恺之绘画中的人物相似,面容清秀而衣裾宽博,明显是受到当时江南绘画艺术新风熏陶的作品。材料
反映了(
)
A
.土地的兼并
B
.民族的交融
C
.江南的开发
D
.君权的强化
7
.下侧是一位同学搜集的文物图片,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A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
B
.两汉时期绘画艺术
C
.魏晋时期科技文化
D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
8
.下侧目录节选自一本人物传记,他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
第八章
求谏与纳谏
第一节
“
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
(一)鼓励极言规谏
(二)直谏者首推魏征
第二节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A
.光武中兴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9
.宋朝蔡襄说过:
“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
材料表明宋朝(
)
A
.等级森严
B
.都市繁华
C
.重农抑商
D
.重文轻武
10
.以下宋代
“
各类人才地理分布
”
表格反映了宋代(
)
宋史列传人物
宰相
词人
画家
儒者
山东
169
7
21
19
/
陕西
69
3
14
34
16
江苏
146
6
62
77
/
浙江
220
26
173
91
527
A
.山东籍宰相人数最多
B
.浙江迁入人口最多
C
.南方地区文化的繁荣
D
.人才分布比较均衡
11
.辽、金、西夏都铸造自己的钱币,并且铸造的是中华传统样式的圆形方孔钱,钱文大都以汉字书写,这反映了(
)
A
.宋与西夏边界贸易兴旺
B
.各民族政权间交流互鉴
C
.城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
.各民族政权间力量消长
12
.以下一组图片的主题是(
)
战国时期采桑铜纹壶,记录了古蜀人采桑的场景
汉代画像砖中,
“
拔草
”“
割草
”“
渔猎
”
的农事场景
南宋《耕织图》中有
21
张图,描述农业耕作的主要流程
A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
B
.汉朝手工技艺精湛
C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D
.宋朝绘画水平高超
13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攻城掠地、杀人越货。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为使行军迅速,戚继光便下令以面粉烤制成圆饼充当干粮。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
“
光饼
”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
明代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②
戚继光捍卫了国家的主权
③
戚继光受到民众的爱戴
④
戚继光抗击了西方的侵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4
.
16
世纪初,西欧的一个大型呢绒工场拥有织机
20
0
架,工匠千余人,按照工序分为羊毛梳理工、纺纱工、织匠、剪绒匠和染匠等。这反映了当时(
)
A
.产品最终推向市场
B
.工场分工不断细化
C
.使用蒸汽动力生产
D
.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15
.在中世纪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绝对统治下,人成了软弱无力的玩偶。
15
世纪以来,有学者提出要打倒
“
愚蠢女皇
”
,发展教育,培养学识渊博、和谐发展的
“
巨人
”
。这主要是因为(
)
A
.封建庄园制度建立
B
.欧洲大学开始建立
C
.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D
.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
16
.下面是一篇历史文章的标题,其中
①
处应为(
)
一、两种叙事:革命
vs
复古
二、
“
缩水
”
的权利
—
从《请愿条款》到
①
三、古老自由的重申
—“
旧权利
”
中的新原则
四、重塑权力的边界
—“
新权利
”
条款解读
五、新与旧的背后一重新思考宪制转型的意义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解释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