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题
初三化学试题
1.
本试题共
6
页,考试时间
60
分钟,共
70
分。
2.
将考试信息条码贴在答题卡
“
贴条码处
”
;每题的作答要答在该题指定区域内,题框外的答题将不能被批阅。选择题答案请用
2B
铅笔涂抹相应的位置。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既定任务,成功返回地球。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范畴的是
A
.研制火箭的燃料
B
.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返回落点的预报
C
.空间站内水分的二次利用与净化
D
.返回舱耐烧蚀材料的研制
2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铸钟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掘坑深丈几尺
B
.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
C
.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
D
.各炉一齐鼓鞲熔化
3
.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
A
.
称量
10.05g
固体
B
.
检查气密性
C
.
加热液体
D
.
量取
9.5mL
液体
4
.阿奇霉素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也常用于支原体感染等。已知阿奇霉素化学式为
C
38
H
72
N
2
O
12
,下列关于阿奇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奇霉素分子是保持阿奇霉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
.阿奇霉素是由
124
个原子构成的
C
.阿奇霉素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D
.阿奇霉素由碳原子、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5
.化合价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都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
B
.在
NH
3
、
N
2
、
NO
2
、
NO
、
HNO
3
这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
5
种
C
.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相对质量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也相同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6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世界的
95%
以上,而河南省的产量占到
80%
以上。人造金刚石是将碳原料放置在高压腔体中,通过高温、高压,使碳原料转变为金刚石晶体。下列有关人造金刚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造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
.人造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
.人造金刚石的过程中,物质结构发生了变化
D
.人造金刚石硬度低
7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
.电解水和蒸发水的过程中水分子都没有变化
C
.过滤不能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D
.水蒸馏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8
.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B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9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解释不合理的是
A
.水壶内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
——
温度升高,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B
.肉眼不能看到单个分子
——
分子很小
C
.空气通常用来充轮胎
——
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
D
.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都能使用来灭火
——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0
.归纳小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构成
B.
影响因素
①O
3
—
由臭氧分子构成
②
水银(汞)
——
由汞原子构成
③
氯化钠
—
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①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②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为密切
③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数字
“2”
的含义
D.
粒子的认识
①2Cu—
铜原子个数
②Cu
2+
—
每个铜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③H
2
O—
每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
①
分子
—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②
原子
—
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③
离子
—
带电的粒子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
21
分)
11
.成语和俗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
(1)“
铜壶漏断
”
原意中的所含金属的化学式是
。
(2)“
冰清玉洁
”
中
“
玉
”
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其化学式:
,构成氧化铝的阳离子符号是
。
(3)“
真金不怕火炼
”
说明
“
金
”
的
性质稳定。
(4)“
百炼成钢
”
是指铁经过锻打后,铁中的含碳量降低,韧性增强,最后成钢。
“
含碳量
”
的
“
碳
”
是指碳
,组成钢的主要金属元素符号是
。
12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请将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
氢气
。
(2)
二氧化碳
。
(3)
水
。
(4)
氯化镁
。
(5)
氦气
。
(6)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独特方式。
①
宏观与微观:
a.
氯化钾;
b.
汞;
c.
二氧化硫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②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所示,是氧气在三态变化时的微观模型图,物质在
A
点时为
态。(填
“
固
”
、
“
液
”
或
“
气
”
)。结合该图示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13
.人们对分子、原子的认识经历了曲折
解释分析山东威海市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