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
60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下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某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复原的头像,经测定,其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据此判断,这一原始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B
.原始农耕生活
C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D
.国家的产生
3
.《礼记
·
礼运》: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
其中
“
天下为家
”
所指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皇帝制
C
.井田制
D
.世袭制
4
.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淮。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
.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
.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
.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5
.《诗经》记载:
“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
武王
”“
肆伐大商
”
的决战地点是(
)
A
.阪泉
B
.毫
C
.牧野
D
.洛邑
6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现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铜铸造
D
.瓷器烧制
7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在《战国策
·
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
)
A
.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
.水利灌溉技术成熟
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8
.《史记
·
商君列传》记载:
“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
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
材料反映的是(
)
A
.奖励耕战
B
.重农抑商
C
.轻徭薄赋
D
.以农养战
9
.据《华阳国志
·
蜀志》记载,某一水利工程建成后,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
天府
’
也。
”
这座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10
.古希腊哲学
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民贵君轻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
.兼爱非攻
11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
……
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
“
大辩论
”
是(
)
A
.王室衰微
B
.春秋争霸
C
.变法图强
D
.百家争鸣
12
.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诗句描述的
“
秦王
”
功绩是(
)
A
.开发南疆
B
.统一文字
C
.抵御匈奴
D
.统一全国
13
.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一个人在大泽乡的高地上喊着:
“
天下受秦的迫害时间太长了,我们要反对秦的暴政。
”
这个画面发生于(
)
A
.巨鹿之战
B
.陈胜、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D
.黄巾起义
14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公元前
202
年处于(
)
A
.
A
B
.
B
C
.
C
D
.
D
15
.西汉建立之初,
“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
材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实行
“
休养生息
”
政策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特点
D
.影响
16
.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
“
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农业)
”
的建议,提倡(
)
A
.以农为本
B
.勤俭治国
C
.以德化民
D
.以法治国
17
.
“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
材料描述的是(
)
A
.汉承秦制
B
.文景之治
C
.光武中兴
D
.贞观之治
18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
“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
”
。
2021
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俑,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这表明(
)
①
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②
《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③
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④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9
.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
国家大业
”
是指(
)
A
.盐铁专卖
B
.北击匈奴
C
.推恩诸侯
D
.罢黜百家
20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从而导致
“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
盛。
”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是(
山东聊城联盟校联考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