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一试卷 初一历史上

天津第九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期末试卷 人教版 2023年 2022年 天津市 格式: DOCX   11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6   浏览:10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天津第九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第1页
天津第九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第2页
剩余10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研究北京人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B .考古现场的影像资料 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历史学家的著述 2 .王婷同学学完《夏商周的更替》这一课后得出一个结论:商灭夏是合民心的正义之举。其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 B .夏朝的国王都压榨百姓 C .夏朝是一个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D . 夏最后 一个国王奢侈残暴 3 .如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选举制 4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 “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5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 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 D .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 6 . 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 .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 . 诸侯争霸 C . 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 百家争鸣 7 . 改革是兴除利弊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 建立县制 B . 奖励耕战 C . 轻徭薄赋 D . 废除旧贵族特权 8 . 中华民族具有 “ 和为贵 ”“ 亲仁善仁 ” 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 “ 仁 ”“ 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的思想家是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9 .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10 . 后人写诗 “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 ,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 A .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B . 兴修灵渠,沟通两大水系 C . 治理黄河,杜绝了水患 D . 修筑都江堰,造福于民 11 . “ 及至始皇 ……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 。秦始皇为 “ 制六合 ” 采取的措施是 A . 确立皇帝制、实行三省六部制 B . 建立刺史制、统一文字 C . 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 . 推行内阁制、颁布严苛律令 12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 “ 阿房,阿房,亡始皇 ” 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秦朝的暴政 C .修建阿房宫 D .项羽、刘邦起义 13 .我国象棋两 军立营 ,相持对垒,中隔 “ 楚河汉界 ” ,色分黑红,为 “ 九五 ” 而战。 “ 楚河汉界 ” 和下列哪些人物有关 ?     A .陈胜、吴广 B .刘邦、项羽 C .黄帝、炎帝 D .秦始皇 14 .西汉初年,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逐渐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 治世局面,史称(       ) A . “ 光武中兴 ” B . “ 文景之治 ” C . “ 贞观之治 ” D . “ 开皇之治 ” 15 .《汉书 •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 B .文景之治 C .削弱侯国 D .实行分封 16 .汉武帝为实行 “ 大一统 ” 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顿财政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统一货币度量衡 C .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 .颁布推恩令 17 . 为了巩固 “ 大一统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 A . “ 推恩 ” B . “ 无为 ” C . “ 焚书坑儒 ” D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8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 艰险从 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 “ 长途旅行 ” 的主要目的是(      ) A .打击匈奴 B .开拓疆域 C .管理西域 D .开通商路 19 .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 “ 治未病 ” 理论,被后世称为 “ 医圣 ” 的是 A .华佗 B .张仲景 C .扁鹊 D .霍去病 20 .被鲁迅誉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 .从 夏朝到 三国时期的历史 C .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 .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21 .易中天著作《品三国》,曾经登上各书店销售量第一。 “ 三国 ” 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A .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县,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B .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 C .赤壁之战孙、刘击败曹操 D .魏、蜀、吴三 个 政权的建立 22 .标志着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 . 魏灭蜀 B .司马炎自立为帝 C .西晋灭吴 D .司马懿控制魏国大权 23 .表格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 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丘穆棱 穆 步六孤 陆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孝
天津市第九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