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
.
距今约
5000
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2
.
《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
水利兴修
B.
诸侯征战
C.
儒学兴起
D.
私学发展
3
.
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
地方治理强化
B.
南方土地开发
C.
社会矛盾缓和
D.
中央机构完善
4
.
如图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
齿轮铜锁
铜制轴承
齿轮残件
A.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
推行盐铁官营
C.
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D.
思想领先世界
5
.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
张仲景
B.
贾思勰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6
.
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 )
A.
商业贸易繁荣
B.
城市布局对称
C.
市民文化兴盛
D.
政治制度完备
7
.
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
A.
变法成效显著
B.
人力严重不足
C.
农业技术先进
D.
耕地面积扩大
8
.
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
A.
提高了全国粮食产量
B.
沟通了五大水系
C.
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9
.
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边远地区往往处于劣势,清代科举实行按各省分配定额录取的制度,以体现对边远地区的照顾。这一举措( )
A.
导致了科举僵化
B.
有利于巩固统一
C.
加速了人口增长
D.
造成了冗官现象
10
.
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
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
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
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1
.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
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C.
清朝统治秩序崩溃
D.
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12
.
1875
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
400
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
控制白银外流
B.
筹划制度改革
C.
注重经济发展
D.
重视海防建设
13
.
命令
……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
(五)四十二标一营左队进攻汉阳城……
(六)四十二标二营占领汉口大智门、硚口一带。
……
总司令
蒋翊武
与此“命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武昌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护国战争
D.
中华民国成立
14
.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
A.
魏源
B.
张之洞
C.
张謇
D.
詹天佑
15
.
1917
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 )
A.
实现了教育体制变革
B.
遏制了列强的侵略
C.
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16
.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
1926
年
12
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
1500
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
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17
.
如图为菲律宾华侨妇女分会捐款慰劳八路军的信件。这反映了( )
朱德将军勋鉴:
公率三军,捍卫北疆,捷报频传,侨众欣跃,本月
6
日特汇中行国币一万元,托为购制而具,运交将军分发第八路军将士应用,谨此奉闻,并祝胜利。
菲岛分会主席李颜受敕谨启
1938
年
3
月
10
日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
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D.
敌后战场影响力扩大
18
.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
“开展体育运
2023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