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
50
分,答题时间
5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题,计
2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
A
.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
.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2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
DNA
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良渚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4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具备的条件是
A
.与部落联盟首领有血缘关系
B
.与部落联盟首领有隶属关系
C
.德才兼备
D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结义关系
5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人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齐桓公
②
曹操
③
刘秀
④
大禹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①③④
6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周朝
C
.
商朝
D
.
尧舜禹时期
7
.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A
.打制石器
B
.骨耜
C
.青铜铲
D
.铁农具
8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
170
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
.适者生存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
)
A
.老子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B
.孔子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C
.墨子政治上主张
“
兼爱非攻
”
D
.庄子主张
“
无为而治
”
10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贾思勰
—
圆周率
B
.司马迁
—
《水经注》
C
.华佗
—“
医圣
”
D
.王羲之
—
《兰亭集序》
11
.它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材料评述的是(
)
A
.国人暴动
B
.牧野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巨鹿之战
12
.下列不属于汉初
“
休养生息
”
政策的是:(
)
A
.兵回家
——
士兵还乡务农
B
.奴为民
——
释放奴婢为平民
C
.兴暴政
——
法律严苛残酷
D
.税减轻
——
减轻赋税、徭役、兵役
13
.秦统一后建立起
“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
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
”
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
A
.沿用禅让制
B
.实行世袭制
C
.建立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14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了(
)
A
.春秋战国纷争不断
B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王莽的施政造成社会动荡
D
.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15
.一位同学将与书写材料相关的主要内容按下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该同学却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笔记本上。如果请你帮助他重新填写污点处的内容,你的正确选择是( )
A
.西汉、张骞
B
.西汉、晁错
C
.东汉、蔡伦
D
.东汉、班固
16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200
年的( )
A
.淝水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长平之战
17
.修建于战国时期,
“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
,使成都平原成为
“
天府之国
”
的伟大水利工程是(
)
A
.郑国渠
B
.长城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18
.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
.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江南人民比北方人民勤劳
19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
“
胡床、
胡坐
”
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
.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B
.民族交融的加强
C
.国家由统一走向政权分立
D
.南北朝时期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20
.下图佛像开凿于北魏时期,其服装具有印度的风格,它如今坐落在
A
.敦煌莫高窟
B
.云冈石窟
C
.龙门石窟
D
.麦积山石窟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
3
题,计
30
分)
21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
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
解释分析甘肃白银市白银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